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2023-06-01 0 484

(首发于chan“第十表演艺术的四肢杂谭”时评)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结语:

愿我国中学生都摆脱空调,只是向上走,无须听万念俱灰者流的话。能行事的行事,能表达意见的表达意见,有两分热,发两分光,就令萤火虫通常,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无须等候炬火。

——郭沫若,《新中学生》第一卷

如果从数学家 William Higinbotham 1958年九月于罗德斯罗德斯中央大学生物医学展览《 Tennis for Two》算起,电子格斗游戏才刚刚走过第61个十年间。

如同电影、电视等任何新经济的媒体一样,电子格斗游戏的发展也是一路曲折。甚至在格斗游戏PS3已经进入第二三代的1983年,销量最终达至3000万部、消费市场表现蒸蒸日上的雅利维2600PS3和它数不胜数的合作开发人员还一度携手酿成了“雅利维大崩盘”该事件。

这还进一步引致了着名的英国格斗游戏业经济萧条该事件。当时的玩者,对电子格斗游戏这两类新经济事物接受程度较高,引致雅利维开始实施“数量压过产品质量”的政策,一年之内在英国消费市场上推出了近Ins13zD格斗游戏。大量结构设计结实,品质低落的格斗游戏涌入消费市场,迅速让英国玩者彻底失去信心。

近年来,电子格斗游戏的发展飞速发展,在制作技术、呈现形式、驾驭方式上,格斗游戏都一场又一场地突破着格斗游戏这一传播方式所能达至的无限大。于2018年九月发行的《丛林大四部曲:重生 2》迄今已销售2650万部,而2013年发行的《GTA5》迄今已卖出惊人的1.15千万部。

格斗游戏合作开发人员们,似乎都Junagadh地企图戴稳“第十表演艺术”的双料,去弯果可说是“毁灭者表演艺术”的底下七彩。然而,笔者今天想要讨论的,恰恰是在这国际格斗游戏消费市场频仍持续高增长的当下,于花团簇锦之下的窘境。

格斗游戏合作开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格斗游戏结构雕塑家(GameDesigner,在我国通常称作格斗游戏策画)在格斗游戏合作开发工程项目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日本的明星制作人制度更是把格斗游戏结构设计作为工程项目核心,将格斗游戏制作人视为格斗游戏产品质量的保障和宣传手段(这里所说的制作人与我国的概念不同,更主要是指格斗游戏导演(Director)两类,实际参与和主导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与合作开发的职务)。

然而,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是:并没有多少人会认为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是一个有着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学科,甚至连从业人员自己都会充斥这样的想法。诚然,这与我国格斗游戏产业起步晚、格斗游戏机禁令、单机格斗游戏断代以及格斗游戏结构设计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的原因在,但是笔者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格斗游戏合作开发人员,仍在这里斗胆做出关于“正视格斗游戏结构设计为一门专业”的呼吁,还请各位业内人士能参与讨论、不吝赐教。

任何能称得上学问的事情,都是有认识论的:

格斗游戏既妄图被冠以第十表演艺术之名,便如同雕刻、绘画、小说、戏曲、电影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一样,能以作品素质在一定的审美基调下,一较高下。

陈佩斯老师在1984年春晚表现的小品《吃面条》迄今仍然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是央视春晚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在欣赏小品时,我们总被他那笨拙的举动和言语逗笑,甚至会觉得这个形象滑稽无脑。这时,实际上观众总是在观赏喜剧时被确定为审美主体的优势地位,这与审美对象(也就是演员塑造的形象)形成的对比,进而获得了喜剧感。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陈佩斯老师在小品《吃面条》中的表演迄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

因此,我们在被逗笑时,总是以一种类似“高人一等”的姿态去观察演员,甚至容易对小品这两类讲究“逗笑”的表演艺术嗤之以鼻。然而事实是,喜剧表演这一表演艺术形式,是一门深邃且有历史的学问。作为喜剧从业者先锋人物,陈佩斯老师最注重去把喜剧理论化。他总结过小品表演艺术喜剧理论,也开办过相关的公开课,抑或到大学里举办演讲,都是为了将喜剧这门表演艺术专业化。他这样说过:

很少有人专业地来考虑喜剧,就是我们都没弄明白喜剧的本体是什么和喜剧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也是在十几年前逐渐地认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所以才开始了一些自问自答的这么一个过程,然后再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证实我的思考对还是不对。

——陈佩斯

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是有迹可循的:

格斗游戏结构设计这门专业也是如此,只要格斗游戏作品能用来比较,且能分个高下,便有与之对应的学问和方法。

又如:笔者有次为了完成格斗游戏结构设计课程的论文,曾试图探究过解谜格斗游戏的结构设计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认知心理学》中对于“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的相关研究与解谜格斗游戏的本质紧密相连。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几个关键点:

1.解决问题,是否需要后验知识(也就是解题过程是否依赖于新知识)

2.解决问题,需要问题被良好定义

3.解决问题,需要问题被良好传达

通过这三点进行推理,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1.解谜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提供的谜题,必须要定义良好,且玩者必须明确其存在

玩者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也就是说当前状态与目标想要到达的状态之间呈现出清晰可见的鸿沟

2.解开谜题所用到的知识,必须对玩者是先验的,且玩者必须知道所有用来解谜的手段(是手段和相应的工具,而不是解法)

解开谜题所用的道具、操作手段都必须是玩者事先能够理解的,且这些道具和操作手段都是在当前关卡内可用的(而不是告诉你,最后一关的关键解谜道具存放在第一关的隐藏宝箱里)

在这个例子里,笔者通过对《认知心理学》中泛化的, 具备通常意义的“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收束,从而得到更窄的同样适用于解谜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的理论指导,这对于形成解谜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的认识论具有积极意义。

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我们能看到一门看似和格斗游戏不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格斗游戏结构设计。但凡是能够称作一门学问或一门专业的,就必定有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来提升这一学问或专业。

系统论与格斗游戏:

格斗游戏这个词承载了太多的含义,迄今格斗游戏业界甚至对于格斗游戏都没有统一的定义。《文明》之父席德梅尔把格斗游戏定义为“一连串有趣的选择”。《Rules of play》的作者Eric Zimmerman把格斗游戏定义为“格斗游戏是一个玩者参与且有明确规则定义的,人为构造出冲突的,产生可量化结果的系统”。相较于席德梅尔含糊和有向回合制策略类格斗游戏倾斜嫌疑的定义,我更喜欢第二种定义。

A game is a system in which players engage in an artificial conflict, defined by rules, that results in a quantifiable outcome.

——Salen & Zimmerman, Rules of play : Game design fundamentals

Eric将格斗游戏定义为一个系统,是笔者认为最高度抽象且凝练的一种描述。系统论相关书籍中将系统描述成由:对象、联系、环境、边界所定义的一个形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的变量或者客体都是以对象的形式存在,通过复杂的相关性作为联系,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在不超脱边界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目的进行运作。

把这个概念套用到格斗游戏上,意即:格斗游戏是与玩者进行直接互动的代理对象(也就是角色、RTS的单位、或者是敌人等)以确定的格斗游戏规则产生关联,然后在一个明确的背景目标之下和确定的边界之内进行交互和演进的系统。

我们可以认为格斗游戏在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系统。而这个复杂系统的复杂性源自于简单元素和规则的自我演进引致的“涌现”(Emergency)。

关于复杂度的涌现,这有两个有趣的例子。

元胞自动机( Cellular Automata)是一种用来分析刻画局部规则和局部联系的方法。一种比较简单的自动机模型是:

在大小=M*M的方格纸上,每个方格有两种状态:

1.白色(死亡)

2.黑色(存活)

每个方格最多有8个邻居与相邻(包括了斜角的4个)。

方格的生死切换规则为:

1.切换:只要一个方格相邻z个邻居,则此方格在存活与死亡之间切换状态

2.出生:只要一个方格相邻w个邻居,则此方格变为存活(变为黑色)

3.死亡:只要一个方格相邻邻居数小于x或大于y,则方格死亡(变成白色)

当M=4,z=2,w=3,x=2,y=3时,这个小型动态系统的演化依次为: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图一:数字代表当前格相邻邻居数(下同)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图二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图三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图四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图五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图六

依据以上规则,我们在方格纸上面可以对每一个各自进行生/死转换的判定,就可以衍生出不断变化、仿佛具有生命的图形。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在既定的简单规则下,甚至可能产生一种不可预测的随机性。有一些随机种子发生器就是利用类似原理生成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复杂性可以由简单的规则进行时变得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起围棋的基础规则:每一颗棋子的周围是空格的四个点就会产生“气”,无论成片与否,只要己方棋子被各类阻碍阻挡(比如:敌方棋子,棋盘边界)就会断气而死,与元胞自动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围棋是一个由两个玩者实时干预的开放系统,在既定的格斗游戏目标下,系统因为玩者的实时干预产生了无穷的变化。这一系统的演进路线便在几乎无穷大的可能性空间中沿着一条不可预知的路径前进,从而赋予格斗游戏“不可预知”的魅力。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围棋关于“气”的规则与元胞自动机异曲同工

方才笔者所举的都是空间信息混合数值运算的例子,而在《格斗游戏机制:高级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技术》一书中详细介绍的Machinations工具,则是纯粹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以资源结构作为格斗游戏机制结构设计的核心来阐释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的。系统动力学中对于系统的建模符合系统论的通常定义,只不过是将系统论中的对象换成了变量。

通俗的说,系统动力学建模就是以若干变量为对象;用微积分函数确定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变量没有描述的区域作为系统边界的定量分析建模方法。在Machinations中,一切变量都被视为一种资源,不同种类的资源经过产生、传输、转换、消耗四类关键的变化,从而对格斗游戏体验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这是一个从起点通过门(Gate)来按照随机概率分配资源的简单模型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这是一个包含了循环结构以及逻辑判断的模型

不但如此,笔者还敢如此断言:格斗游戏结构设计与现存的所有人类文明积累的知识都息息相关。

符号学告诉我们,任何含义的传达都需要借助符号来完成,《Baba is you》使用可推动的方块去动态地改变格斗游戏元素在关卡中的作用:让墙变成普通地面,甚至让墙面代替旗帜成为胜利标志。这些脑洞大开的操作都运用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的理解和经验,并用“修改语义”的方式去打破玩者的先验知识,让语义的再造和利用成为格斗游戏玩法本身。因此,《Baba is you》可说是2019年最具创意的格斗游戏之一。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BABA是那只呆萌小动物(也就是玩者驾驭的角色),驾驭BABA触碰旗帜则胜利

合作开发人员能够把语义传播这种乍一听很枯燥的过程转换成充满趣味性的解谜关卡,这一再说明了许多看似与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无关的知识在格斗游戏原创性结构设计上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研究的不仅仅是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本身,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整个世界。

最近刚刚发行的《健身环大冒险》则是任天堂结合健身知识和体感操作进行有机结合的作品,B站上对这一作的评测多数给出了好评。其中也有从健身爱好者的角度做出的专业评测,认为本作确实可以大家带来实际的健身功效。

近年来随着许多格斗游戏化( Gamification)相关理论在国内的兴起,(比如: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的作品:《格斗游戏改变世界》),研究如何将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人逐渐增多。任天堂企划制作本部凭借多年格斗游戏设计的积累,在保证格斗游戏有趣的同时结合了活用JoyCon特性形成的健身功能,着实为功能性格斗游戏领域增添了一个优秀范例: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健身环大冒险》通过玩者做出规范专业的健身动作来控制角色在格斗游戏世界的交互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现实本就是一个设计及其糟糕的格斗游戏,而格斗游戏化将格斗游戏的激励机制带入到现实中来,以实现特定的现实功能

着名的桌游结构雕塑家RK老师(中文名:倪睿南)本来是金融从业者的背景,他曾经在一个访谈中坦言,当他看看待我们的世界,会把复杂的事情概括为更简单的模型。并且,数学相关的背景对其格斗游戏结构设计工作帮助非常大,因为数学帮助他更直观地理解概率,理解模型。

《星战前夜》(EVE online)这款格斗游戏拥有世界上最独特的经济系统结构设计,其中几乎所有具备价值的产物都是由玩者制造、储存与销售的。由于格斗游戏的经济系统过于复杂,其合作开发商CCP专门聘请了全职的经济学家来进行结构设计。CCP的首席经济学家 Dr Eyjo曾在受采访时这样说过:

If I notice anything that is ongoing in the economy that I think is probably in the wrong direction, I have a meeting with the game designers about possible solutions, about sorting the problems. To give a real world analogy, it is very much like a central bank dealing with governments.

如果我意识到目前的经济系统可能迈向错误的方向,我就会与格斗游戏结构雕塑家们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就像是中央银行如何应付政府。

——Dr Eyjo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可以说,《星战前夜》拥有电子格斗游戏中最复杂拟真的经济系统

另外,从关卡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说,建筑学的知识帮助关卡结构雕塑家思考空间、视野与运动路线。《建筑学方法的关卡结构设计》(An architectual approch on level design)就利用分子空间的概念解释了如何把空间以更宏观的形式进行分类和组织的方法: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分子空间不具体刻画具体的三维结构,而是用来描述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巫师的格斗游戏场域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093515218050813952

我想,我这篇文章相当于是对@和光 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从一个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的解答。

和光:我们为什么设计不出好的格斗游戏(结)

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知识系谱:

下面,我罗列一下我所认知的格斗游戏结构雕塑家理应学习的知识系谱图,欢迎各位评论补充指正: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点击图片查看查看高清大图

结语,我国格斗游戏结构雕塑家的野望:

PS3格斗游戏媒体《Gamker》的聂俊在我国美院的演讲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每一种新诞生的媒体都扩展了一种感受的维度,而电子格斗游戏提供了被他称作:“强互动”的维度。考虑到已经被公认了的八大表演艺术,电子格斗游戏的互动性似乎就成为了一种毁灭者的形式,因为我们的想象力甚至都贫瘠到无从想象表演艺术的门类还能如何扩展。

从这个角度看,格斗游戏作为一种毁灭者的表演艺术形式,自然充满了无限可能和光明的未来。但同时,格斗游戏的过度商业化和格斗游戏伦理问题始终掣肘着格斗游戏在大众对格斗游戏形成客观的认知。

作为格斗游戏结构雕塑家,我深知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相关的理论都尚属于青涩稚嫩的发展期,在我国更是处于蛮荒与萌芽的阶段。我们作为格斗游戏合作开发人员,已经投身到这一充满朝气、前景广阔但却又无比稚嫩的行业里来了,为了让格斗游戏终有一天真正能无可非议地被冠以“第十表演艺术”之名,便需要在黑暗中散发出自己的光芒。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丝微渺的光亮,都终将汇铸成太阳。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郭沫若,《新中学生》第一卷

起创办的时评:

第十表演艺术的四肢杂谭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063805150203957248

Reference:

前后文化:陈佩斯的喜剧理论(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275332?from=search&seid=1435955351549238605

Gamker:在我国传媒大学的演讲视频:

我们从我国美院回来啦!并公布了重磅消息!(附全程演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4427511

地核桌游工作室:在DC上,我们问了RK老师13个问题,Q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651522/

EVE经济学家Dr Eyjo的采访: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rockpapershotgun.com/2014/05/21/eve-economist-interview/

书单:

《格斗游戏机制:高级格斗游戏结构设计技术》

《格斗游戏感》(天之虹翻译)

《快乐之道:格斗游戏结构设计的黄金法则》(Koster, R. (2013). Theory of fun for game design. ” OReilly Media, Inc.”.)

《体验引擎—格斗游戏结构设计全景探秘》

《格斗游戏改变世界》

《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

《Rules of play》Book.douban.com. (2019). Rules of Play (豆瓣).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17357/ [Accessed 10 Nov. 2019].

游戏设计方法论——非玄学的游戏设计知识谱系

稿件合作:一元(微信:smallkisshe)

商务合作:Amber(微信:lcxk687676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