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2022-12-11 0 652

原副标题:怎样用广东话作出“盏鬼”的室内设计?

他们每晚都在说的广东话

居然以这种形式呈现出?

粤港澳两地同言称生,盛行于两地的广东话、川菜、粤曲随亚洲地区友好往来,在欧美国家有很强的品牌效应。不过随着广州话课堂教学实行20年,作为广东话人文发祥地的深圳,小学生不讲广东话难成不可否认,年青同辈广东话情境正逐渐弱化。

再过二十年左右,助推深圳发展的菁英们,有可能不擅于广东话,为了增加粤港澳区各卫星城之间的词汇疏离,这些雕塑家们正在为广东话的推展和革新而不懈努力。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雕塑家:Angela Chan

超“盏鬼”广东话展

简单体会广东话的气质

深圳有许多指标性原素,农家菜、行街、深圳塔等,都充满著了穆瓦朗韵味。不过深圳高调求真务实的气质,可以说是在广东话自然环境中催生并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很多人声都不看淡广东话未来的发扬和发展,但只有他们心中确切,深圳的根不能忘掉!

一年前,在深圳DT文和友和太古汇联手举行的“讲什么-深圳词汇检视展”,坚信我们都第一印象真切。 瓦解呆板无趣的课本式的语言研究形式,深圳人日常生活的谈话沟通交流,那些 乡野生活中的俗言谚语”, 成为历史记录一种社会现实生活的掠影,通过展览让观众体会到广东话的鲜活与生猛。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将“生活用语”做成菜牌、搞怪的谐音俚语、装满回忆的童年物件……对老深圳的场景还原,是真正意义上对卫星城再生的一次探索。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粗茶淡饭”展区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童谣信报箱”展区

策展人刘钊作为国际室内设计联盟AGI会员、another design联手创始人渐入公众视野,同时a nother design也是一个扎根于深圳、 热爱本土人文的设计团队,他们 以检视员和雕塑家的双重身份对广东话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转换为视觉探索的一个展览。

刘钊认为,广东话在各个角度中被激活,从字词句中被不断的挖掘,从字型到字音、字意,再到跨语种的谐音转译。广东话的多元也从日常生活的背景中凸现出来,演化成为一种可感的存在。他和团队希望通过展览引起与观众的共鸣,从而避免丰富的词汇人文慢慢流失。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图源another design

记忆中的广东话情怀

显现在室内设计上

广东话盛行人文的黄金岁月,是整个80至90年代,使用广东话创作的电影、电视剧、盛行歌等,不仅风靡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华人亦为之着迷。但时移世易,广东话人文至今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分岔路上:有人觉得,随着过去香港盛行人文的式微,广东话将面临发扬危机;有人认为,随着未来粤港澳粤港澳区的发展,广东话将实现文艺革新……

广东话人文未来将走向哪一条道路,这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们这一代的广东话创作者——究竟是沉湎于昔日辉煌,借致敬经典之名贩卖情怀,还是敢于发挥奇思妙想,在新时代中探索无限可能?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36 Days of Type

广东话现状,呢本书话俾你知!

近未來「言」

Poe Cheung(中国香港)

INS@popopopoc

本书是“近未来”提案的其中一本出版物。此书历史记录了广东话消失的原因,重新介绍广东话的特色,希望令人重拾对这种词汇的认知及兴趣。书中透过集合近年有关广东话受到威胁的新闻原因,带出广东话当前面临的情况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简单的广东话知识,让年青一代学习。

本书的设计着重于信息的编排,封面设计方面,雕塑家以丝网印刷印上一整页的广东话字词,并以镭射切割刺穿以营造如被虫蛀的效果,而蛀蚀的形状正是粤东(以广东话为主要词汇)地图的形状,象征广东话词汇人文被蚕蚀的现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如何用粤语做出“盏鬼”的平面设计?

“八个八,一定发!”

《八個八》8 Over 8

Stephanie Winarto(美国)

网站:https://stephaniewinarto.com/

8 Over 8是由八位旅居伦敦的年青新锐香港艺术家举行的群展。他们以身为海外小学生和艺术家的经历,通过记忆、词汇和身份等主题,反思香港人文在自己艺术实践中的表现形式。

最初的想法围绕着港式幽默的特征——无厘头——一种通常被视为荒谬、几乎不可翻译的喜剧风格,并置于文字游戏中,使其成为香港独有的颜色标识,细长的轮廓和镭射图案则反映了记忆中的香港原素,海报中“夜晚”和“白天”的概念突出了这座卫星城热闹的夜生活和标志性的霓虹灯路牌。

呢张海报好盏鬼喔!

篝火派对 | 广东话原创创意海报设计

BONFIRE PARTY DESIGN TRIBE(中国香港)

小红书@篝火派对 设计部落

广东是个很包容的省份,包容多种方言的融合,包容外来人口的加入,包容多种人文的沟通交流,可是自己的词汇却被不包容,为此雕塑家有感而发做了这次海报。

海报融入了红白蓝胶袋的原素,结合电视无信号的经典标识,字体使用了广东招牌常用的招牌体,仔细看中间的粤字点明了主题。现在的广东话就像电视无信号一样被消音,时刻提醒我们如果不支持广东话,以后广东话就只会是一面雪花屏了。

呢套室内设计真系劲到飙汗!

Cantonese Collquial Lettering

Frank Lo(中国香港)

网站:https://www.franklo.hk/

中国香港雕塑家Frank Lo检视到广东话在许多领域被边缘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以广东话为母语的人,并不是在挑战其他词汇,只是在寻求对广东话词汇人文和身份认同的尊重。

作品设计方向是弘扬广东话人文,广东话有其独特且富有人文色彩的地域差异,这是一种有趣的土著词汇人文,值得传播。该部分项目使用当地广东话口语表达,以独特的字体风格呈现出在宣传品上。

同样是Frank Lo的书籍设计项目“广东话生存指南”,鼓励非母语人士到广东话地区旅游时学习说简单的广东话。这本词汇学习书籍专为日常生活情况而设计。通过使用轻松的插图,将句子结构解构为易于理解的“等式”,以及形式、发音和意义的更紧密结合。它旨在让非母语人士学习广东话变得轻松有趣。

呢本zine讲紧“乜”?

乜 what

Suze Chan(中国香港)

INS@shealwaysappears

乜,意为广东话中的“什么”,雕塑家创作了这本小杂志,汇集了不同的论文类型和中文文本实验。意在说明:没有任何情境,汉字只是符号,没有任何意义,但仍然形成人文形象。

点解图片会有人声嘅?

明信片设计:广东话涂鸦

Thorranze Zhang(现居英国)

广东话地区到处都有广东话涂鸦,有时候可能看着脏乱差,但内容和形式是非常有趣的。于是雕塑家决定将广东话原素加入这一系列明信片中。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设计。

原来广东话系一门又科学又趣稚嘅词汇!

The Cantonese Space 广东话空间

Kyla Gu(现居英国)

INS@kylakoooooo

这个名叫广东话空间的项目,是一个关于词汇视觉化的项目。在广东地区越来越少人愿意用粤语沟通交流,本项目的初衷是用有趣、交互的形式科普广东话。因此雕塑家把词汇视觉化的重心放在最基础的发音上,利用线条表现9个音调在发音时的人声扩散和变化趋势。最终的展览会设置在一个密封的镜面空间里,观众能同时拥有视听体验。

“电视捞饭我至爱!”

字体设计——广东话长片体

米饭馆(深圳)

站酷@米饭馆

上世纪80/90年代,广东话歌以优美旋律及独特的唱腔,瞬间风靡全国各地,无论北方卫星城还是江南小镇,大型商场抑或士多,都播放广东话歌。街头巷尾,随口哼两句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金曲。

可是随着内地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人文的多样性,广东话的热度已大不如前,它作为词汇载体,是广东人民日常生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更是广东人民的标签。而这款“广东话长片体”除了向广东话致敬外,更是希望广东话这道广府特色的菜肴可以一代一代地延续。

中国是多词汇人文的国家,不单单是广东话,还有潮州话、客家话、上海话等等方言,每一种词汇背后都蕴含着不同人文,值得我们去好好保护和发扬。

但据统计,根据濒危词汇的判定标准,中国目前现存的120多种词汇中,有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甚至有20多种处于濒危状态。由此可见,保护方言,不让方言式微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要怎么做?唯有不断地说,不断地去发扬。

编辑 | 马君琳 图片 | 源自雕塑家网站及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