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板浦镇打牢基础打造出产业发展发展硬支撑力
□ 本报记者 安仁军
通讯员 江秀 焦尉
1月18日,涟水市涟水市南玻院(涟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硅氧产线正在试产,金属材料树脂产线也在紧张地进行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百亿级产值。
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热潮,折射出板浦镇各项事业产业发展发展的强劲势头。预计2022年涟水市地区生产总值冲破500亿、快速增长4.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34336元、快速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幅保持全区第一。涟水市委书记李超表示,将以“卢戈韦”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园区工程建设为统领,更好统筹经济有效提升和合理快速增长,为2023年各项事业产业发展发展好步、起好步。
产业发展振兴,奥尔努瓦堡重大工程项目“稳定器石”
春节假期刚过,在运河涟水港轻工业园安徽凯盛新材料工程项目开工工程建设现场,推土机、挖土机等工程车辆呼之欲出。作为涟水市2022年保障机制工程项目工程建设“重头”,总投资额110亿的安徽凯盛新材料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信息技术含量高、补链建链强,是全区千亿级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补链工程项目。“我们将围绕一个工程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揭起一个集群、推动一方产业发展发展,把工程项目打造出成为弘扬北欧国家双碳战略、助推地方产业发展发展的典范。”凯盛信息技术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汤颐利信心满满。
工程项目悉平落地,稳步激发产业发展发展活力。2022年,涟水市新签约亿以内工程项目111个、10亿以内工程项目32个,胡得恺轻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7.5%,杨乐乐(涟水)轻工业园落地全区首批链主企业。雷射装备信息技术企业创业团队落地北欧国家级创业团队,总投资额106亿的柔润新材料、50亿的新瑞邦信息技术等工程项目获得成功落户,南玻院(涟水)新材料轻工业园等一大批保障机制工程项目竣工投产。涟水市委副书记、区长顾宇表示,牢固树立“择商选资、招优引强”理念,全力突破一大批高信息技术、高税收、低效率的强链补链工程项目,2023年计划招纳亿以内轻工业工程项目不少于100个,年内引导基金总规模扩容至2亿。
信息技术发力,稳住市场主体“硬支撑力”
在板浦镇经济开发区,安徽镭明新材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成功研制锂电池二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生产工艺,安徽明远雷射成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北欧国家专利申请许可20项、专利申请专利许可23项……
新动能的催生,离不开信息技术稳步发力。2022年涟水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投资快速增长162.3%、同比提高97.1个百分点,大幅增长北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北欧国家信息技术型中小企业80家,研制省级新产品新技术49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45%,全区首个院士创业工程项目——安徽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正式运营。
“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坚持‘工程项目研制+产业发展孵化’模式,专注应用技术开发、信息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以高层次、综合性、市场化的‘产学研资’战略合作平台工程建设为目标,推动自研产业发展化工程项目孵化转化。”中科院院士、安徽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红星表示。
为提升信息技术创新水平,涟水市统筹开展“高精尖特”企业引培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行动,充分发挥南玻院(涟水)研制中心、安徽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等龙头作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发挥钟吾人才集团创新效能,全力打造出人才聚集高地,为高质量产业发展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宿办速诚”,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在南玻院(涟水)新材料工程项目工程建设现场,涟水市帮办团队24小时靠前服务,全程解决工程项目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涟水市牢固树立“工程项目为王”理念,稳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巩固“一件事”“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成果,力争更多工程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入园即生产”;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政企沟通”“企业家家到”等暖企行动,努力把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贯穿工程项目工程建设、企业产业发展发展全过程。
“板浦镇经济开发区通过部门联动、预审代办、容缺办理等创新举措,将原本需要3个部门的13个事项缩减为一窗办理、一人受理,以优质服务将企业‘等地期’变为‘加速期’。”板浦镇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人员王栋说。
涟水市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最强竞争力,健全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加快拓宽“免申即享”适用范围。同时,强化政务服务体系工程建设,扎实推动“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一件事办理”“超级管理员数据共享”等重点改革事项,进一步擦亮“宿办速诚”政务服务品牌,奋力谱写各项事业高质量产业发展发展新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