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没有造访韩国,但我的先辈们造访。他们是背着枪去的,还送回了很多奖章。
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不久,为防止朝鲜上的战烧进走向世界,数以千计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响应祖国号召,雄赳赳,雄赳赳,越过清川江。他们在异乡不屈不挠,御敌于走向世界之外,谱曲几十首英勇无畏而伟大的爱国颂歌。
如果要用一部影片做为这段经历的真实写照,我会选择黄色记录片《英雄人物兄弟姐妹》。整部1964年的黄色记录片,取材自作家阿森的长篇小说《团聚》,讲诉的是一对母子在表妹后,最后重聚于朝鲜主力部队的感人故事。
在整部影片中,除了无名氏高地上高喊向我发炮的革命烈士杨杰令我印象深刻外。杨杰的妹妹韩磊也是骁勇善战。彼时在得知哥哥杨杰牺牲后,韩磊忍住着悲痛之情继续力战于主力部队之上。郝克勇出身的韩磊不仅有著一副捏起,用此曲《英雄人物颂歌》极大振奋了士气。更是一名英勇无畏的英雄,在主力部队上的漆黑中送炮弹,抬伤者。
值得一提的是,和“向我发炮”的主角杨杰一样,韩磊这个人物虽是假想,却带入了大量真实发生的片断,有著一定的的历史蓝本。比如南泥湾战斗一线唯一的“女英雄”柳岳继,就是韩磊的蓝本之一。
1950年4月,解放军进军大西北剿共时路过四川蒙自,15岁的柳岳继从军入伍。彼时柳岳继因为还是一个小小女儿,担心家人不让他们从军,于是便瞒着家里在半夜偷偷去找上了各队。尽管后面母亲还是追了上来,但柳岳继依旧坚决的要留在各队里面。她觉得一个人活着不只要为他们,也要为了国家,而从军则是宏愿最好的方式。
最后柳岳继成为了第十六军歌舞团的核心人物,由此开启了他们的从军生涯。
一年后,第十六军奉命越过清川江科泽藓投诚,柳岳继做为其中核心人物,也随之走上了征途,并率队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战役。在南泥湾左翼西方山主峰阵地上,歌舞团一共分派了三名英雄,而柳岳继则是其中唯一的女英雄。她给英雄们打快板,包饺子,成为了阵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英雄们都说阵地上来了一名“甜蜜蜜”。
南泥湾战役打响后,做为文艺兵的柳岳继本该撤出阵地,但是她却坚决的留在了阵地上,和一线的英雄们共同进退。
和影片中的韩磊一样,柳岳继很忙,在战斗间歇时,文艺兵出身的她会干好本职工作,为英雄演出,带着他们识字、唱歌,振奋大家的士气。战斗打响时,她需要奔波在漆黑中,送给养,背伤者。
那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四散横飞的弹片打在钢盔上当当直响,炸弹掀起的泥土几乎将人掩埋。有一次柳岳继在送给养时,坑道口被扔了一颗炮弹,横飞的弹片比子弹还要锋利,一起的副排长被击中当场牺牲,另一名英雄则是大腿被划伤,顿时血流如注。而幸运的柳岳继,则是靠着腰间的水壶躲过了一劫。
尽管主力部队如此危险,柳岳继却没有表现出小小女儿的怯懦,几十斤的弹药箱依旧背着就跑。那时候大家都想当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是连死都不怕的,荣誉感可以让人忘掉恐惧。此时她已经不再是一名文艺兵,而是一名英勇无畏的女英雄,她也想当英雄人物。而柳岳继最后也如愿以偿,因为在南泥湾战役中作战英勇无畏,柳岳继荣立三等功,成为了一名女战斗英雄人物。
漆黑已经远去,英雄人物兄弟姐妹光辉永存。尽管如今的柳岳继已经是快90岁的年纪了,可她依旧还在四处奔走宣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去向后人们展示这段历史,诠释什么叫做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
和那些牺牲在主力部队上的革命烈士们一样,柳岳继也是英雄人物,我们现在所享受的和平生活是由他们所创造,她不仅应该被国家和人民记住,更应该在晚年得到安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