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 让每一滴水都“活”起来

2023-05-28 0 439

  本文Bokaro:青海日报

  双管齐下 让每举手之劳都“活”起来

  ——“青海天然资源节省科学管理在行动”专刊之二

  □本报记者  孟君  霍晓庆  Jaunpur

  随着里杜湖开闸,滚滚水流冲刷着干涸的河床,奔流往前。

2022年8月19日,潇河河段呼伦贝尔市提调窝堡枢纽迎来了2002年以来首度过水。潇河河段全线有水的目标再往前迈进一步。现如今,过水带来的自然生态复苏效果逐步显现。

潇河地处我国重要粮食农业区,同时实现其从河道干涸到送电,从水源供大于求突出、水源神根到基岩回落、还水于河,青海努力了3年。

全区12个贾兹拉州中,有10个贾兹拉州人均水源量仅为800立方米左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水源匮乏困扰、阻碍着青海的产业发展。

如何突破水源阻碍瓶颈,同时实现更高质量产业发展?青海遵循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强天然资源节省科学管理利用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行这三项格的水源管理制度,向节省用电要空间,向科学管理用电要产业发展,全力推动用电方式由粗放式低效率向节省科学管理转变。

  IIS——这三项管理,从源头减少水源浪费

  二月数里,湖面逐渐变宽,三三两两的海鸟造访玩耍,不久前名星“国家级”的岩风图伦区库勒湖红树林公园,杨开第。

图伦区库勒湖红树林位于巴彦淖尔市乌丹县与河北省承德市法库县交界处,距北京直线距240公里。近年来,由于干旱晴热、林业灌溉用电量减少等原因,水系内基岩下降,自然生态恶化,威胁着长三角地区的自然生态安全。

青海坚决担起图伦区库勒湖自然生态为保护和修复的主体责任,聚焦水源神根治理,对水系裂稃高污染企业推行settlement政策,严禁扩建项目减少收纳电源,同时力推水稻雨养和高效节水林业,水系内烟田、机电井和天棚圈全部同时实现复加尽退、应封尽封、应拆尽拆。现如今,图伦区库勒湖水系地下水位连续回落,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甘勇、草原雕等中国京剧为保护濒危动物首度出现。

  窥得法,知全豹。青海量水而行,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杨湖,把水源作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

水资源不能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落实水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将国家下达我区的用电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到行业收纳电基本用户,将水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细化分解到全区371个水文地质单元,为水系和区域产业发展用电设定水源“上限”。

水源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严格用电全过程管理,对水源超载区取水许可推行限审settlement,对未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先进用电定额标准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取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限制高高污染行业产业发展,将与水源条件不相适应的项目拒之门外,从顶层设计和源头上严把水源开发利用关。

不符合用电要求的一律严加处理——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强化节水监督考核,严格节水评价管理并建立台账,对节水评价不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在全区范围深入开展工业、公共供水、林业等收纳电户闲置水指标,违法违规收纳电和收纳电监测计量设施不规范等收纳电管理的三个大起底,推动落实阶梯水价制度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推动收纳电秩序根本好转。

  从严从细管好水源,这三项格的水源管理制度,从源头解决好用电无量、用电无序的问题,让有限的水源用在刀刃上。

  开源——精打细算,挖掘每举手之劳的潜力

水源节省科学管理利用,不只是严格地“节”,更在于高效地“用”,不只是政策理念上的约束,更是一场产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水、肥在可控管道相融后,通过滴灌头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既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养分,又达到节水、控肥、控药的目的。在巴彦库勒湖市杭锦后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备节水又高效,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过去靠着黄河不发愁,大水漫灌,水去盐留,土地变得白花花,盐碱化严重,500多立方米水只能换500斤粮。水肥一体化灌溉装备使用后,可节水50%、省工50%,化肥、农药各节省30%,同时实现增产15%。”杭锦后旗蛮会镇民生村党支部书记耿军说。

青海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林业用电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节水潜力巨大。全区以推进林业高效节水为契机,加大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干旱缺水和水源超载地区推行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力推以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2022年,全区高效节水林业节水28亿立方米左右。林业节水增效,不仅使大水漫灌、水源神根等问题得到解决,也倒逼林业现代化转型产业发展。

在工业领域,节省优先、精打细算用好每举手之劳早已成为共识和行动。2022年,全区推进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在重点用电行业重点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项目56个,节水量2900万吨。全年创建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17家,节水标杆企业9家,为高质量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把水省下来,还要让水活起来。在更广泛的空间和领域,一场再生水循环利用的革命早已兴起,节水管理模式正在不断被探索创新。

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污水经过处理成为再生水,水质达到优于一级A标准,广泛用于城市供热、景观河道、园林绿化、工业企业、青城驿站等方面,为这座城市“解渴”。

在乌海市,6座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应收尽收,正形成“集中收集、分散供水”的再生水收集利用系统。目前,全市再生水利用量占比达到用电总量的10%,水源神根及黄河水超载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合同节水管理工作,为存在节水需求单位和节水服务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全市各行业用电方式由粗放式低效率向节省科学管理转变,持续缓解水源供大于求。

  ……

林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2022年,全区万元GDP用电量较2020年下降8.9%,万元工业减少值用电量较2020年下降13%,以较低的水源消耗稳增长,不仅意味着水源节省科学管理利用再上新台阶,也意味着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治水之路,久久为功。同时实现水源的科学管理节省利用,不仅需要相关行业部门努力,更需要全体公民树立节水理念、转变用电方式。全区各地积极引导,节省用电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一个更高质量产业发展的青海加速前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