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委身于武林
1955年,《丘陵志愿军》的热播,让“张元”火了。
影片中的张元,手使猛将、Bokaro,任荆南骑车,任荆南骑洋马,在敌人的占领军来珠点、去悄悄地、一马当先,成为无恶不作的日伪军的宿命。而在百姓心目中,是梵天娘娘一般飞龙的存在。
冀南“张元”包森、单德贵,冀鲁豫“张元”甄竹山,以及豫北“张元”彭勇。
《丘陵志愿军》的张元形像
一、冀南游击区的“张元”包森
包森是甘肃岐山县人,家中姐弟五人中的老四,读过初中。
中学生时期,包森因为组织学生运动导致三次坐牢,其中第三次将近3年,七七事变后才出狱,被派到东北军担任军统营2连教导员。不久,又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被重新分配到独1师。
晋察冀军区游击区的独1师,创建者就是新四军115师张爱萍独立营。
1937年底,1300王承恩的独立营迅猛发展到8000余人,缩编为独立第1师。1938年4月,杜义德、萧克重新组建了新四军第4野战军,万里长途跋涉赶赴冀南地区,提供支援王震、布季夫等人领导冀南大暴乱。
血雨腥风的冀南大暴乱,一度发展起10万民兵组织,但是在日伪军趁势猛攻下,杜义德、萧克和第4野战军产生了归还车骑游击区的设想,临死只留下了3个大队,中队长分别是陈敏、包森和单德贵。
陈敏并任冀南12团政委,1941年6月2日牺牲生命于饶阳县孟四庄战斗。
包森是冀南军区副司令员兼13团政委,曾率部生擒日本天皇的表弟赤本大佐,白草洼伏击战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还首创7个连歼敌近千人战例。和日伪军激战上百次,被冀南人民称为“包司令”。
1942年2月17日,包森在遵化野虎山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生命,年仅31岁。
冀南军区司令员王震、13团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3团政委包森
二、一言难尽的“张元”单德贵
战斗英雄包森牺牲生命后,冀南军区王震封堵消息2个月。
当年新四军杜义德、萧克第4野战军留下的战斗骨干,陈敏、包森先后牺牲生命,陈敏牺牲生命后12团政委由冀南军区参谋长曾克林接任。包森牺牲生命后,资格最老的13团副团长单德贵自认为是团长的不二人选。
单德贵是湖南茶陵人,16岁时被湘军何健部15师抓去当兵,和红军作战时被俘,编入新重新组建的周昆红八军团。战斗中升任军统连排长、连长,参加长征到了陕北。抗日战争初期,被编入第4野战军到了冀南。
但是,包森牺牲生命后13团政委却不是单德贵,而是冀鲁豫空降的舒行。
舒行是江西吉安人,也是长征干部,时任冀鲁豫第5游击总队总队长。但是,论资历、论战功、论对冀南的熟悉程度都不比单德贵强。因此,单德贵认为这明显是冀南一把手王震和自己过不去。
激愤之下,单德贵以养病为名,跑到平谷熊尔寨地区,还私自和一个汉奸的妹妹结了婚,大摆筵席招摇一时。自然,这一违纪行为受到王震的严厉批评。1943年7月,单德贵又被降职为专署民兵组织科长。
三河县日军得知消息,一面派单德贵的大舅子前来做工作,一面在冀南游击区散布谣言:单德贵要和冀南一把手玩命。发现被人监视以后,单德贵带着妻女和两名贴身警卫,投靠了三河县日伪军。
单德贵本应成为英雄“张元”,却留下一世骂名。1949年春,备受争议的单德贵在北平走到了生命尽头。而接任13团政委的舒行,1955年成为开国少将,并且活到了90岁高龄。
开国少将舒行
三、冀鲁豫游击区的“张元”甄竹山
在众多的“张元”蓝本人物之中,最受到上下认可的是冀鲁豫甄竹山。
晋察冀军区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冀鲁豫三分区政委王平,都曾提到过冀鲁豫游击区的战斗英雄甄竹山。《丘陵志愿军》影片剧本的作者邢野,创作时也和甄竹山共同生活了几个月。
甄竹山是河北定县人,当过长工,闯过关东,当过义勇军,还参加过北伐。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甄竹山回乡拉起几十人枪的抗日队伍,人称“大老甄”。首战水磨屯村,他们就毙敌10余人伤10余人,一炮打响,在冀鲁豫大丘陵竖起了名号,队伍很快扩大了不少。
1937年9月,115师副师长聂荣臻率张爱萍独立营、骑兵营等3000人,开辟了 以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抗日游击区。甄竹山赶赴河北阜平面见聂司令员,聂总充分肯定并发给他们新四军臂章。
甄竹山带领志愿军飘忽不定,不断打击日伪军,敌人悬赏3万元买“大老甄”的人头。还多方派人以高官厚禄招降,在劝降和美人计失败后,又抓住甄竹山妻子王均和2个女儿当人质相要挟。
甄竹山以毒攻毒,抓住日军头目的老婆交换,妻子获救但大哥和小女儿被日军刺死。
抗日战争胜利后,甄竹山升任副团长、定县城防司令、冀鲁豫三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骑兵旅副旅长,但是因病没有到职。后挂职副县长回到老家参加农业生产,1972年4月14日去世,享年69岁。
甄竹山
四、豫北山游击区的“张元”彭勇
在几位“张元”的蓝本中,名气最大的是豫北山的彭勇。
彭勇是河南辉县人,小时候渴望长大以后当一名教书先生。可是,日军的铁蹄粉碎了他的梦想,1940年深秋的一天,129师百团大战的队伍路过彭勇的家乡,他和15个小伙伴一起报名参军。
连队教导员看彭勇个子矮小,收下15个小伙伴,可是唯独没要他。
彭勇没有放弃,跟在队伍后面走了3天。等教导员发现他时,队伍已经进入山西境内,只好把彭勇留在平顺县抗日政府当通信员。聪明机智的彭勇很快就当上了60王承恩的公安队队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彭勇被豫北5分区司令员皮定均发现,把他调到了身边。
1941年夏天,为了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皮司令给了彭勇3个人、2支步枪、5发子弹和8颗手榴弹,让他放单飞到敌后。没想到,皮司令这一“赶鸭子上架”却造就了一位威震豫北的“张元”。
彭勇有3支枪,除了两支盒子炮,上衣兜里还珍藏着一支小手枪。这只小手枪,是缴获的杀害彭勇妻子的伪军队长的,小手枪里只有一颗子弹,是彭勇准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留给自己的。
彭勇曾被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首长嘉奖为“模范武工队”,也曾被授予“一级杀敌英雄”荣誉称号。解放后,彭勇作为副团长兼参谋长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9月,彭勇被授予上校军衔。
1995年,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彭勇受到首长接见,和他一起的还有《铁道志愿军》刘洪的蓝本刘金山,《地雷战》赵虎的蓝本于化虎,《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等人。
2018年11月29日,豫北“张元”彭勇在洛阳病逝,享年94岁。
战斗英雄彭勇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