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源代码一粟 | 生物学家创业者的“月光远方”
#源代码一粟
张王刚副教授,iCAN&iCANX主办人,清华大学器件大学副教授 。多年来著眼于计算机芯片技术和微能源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学研究成果。张王刚副教授长期致力技术创新创业者、教育和科学研究,于2007年发动了国际性大小学生技术创新创业者邀请赛(即iCAN邀请赛),每年有海内外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院校的数万名小学生参加,颇有国际性声望。2020年4月,张副教授又缔造了iCANX Talks全球最前沿科技现场直播,目前已经有200余位来自在世界上的顶级生物学家做了精采的讲演。做为一名稳步高度关注技术创新创业者的生物学家,张王刚副教授缔造并协助了数名生物学家朋友及年轻的科学研究教育工作者,迈入了他们的创业征途。
源代码一粟始终高度关注生物学家创业者社会群体,也在稳步协助生物学家的创业者成功之路。这三期意志Sauve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题为“生物学家创业者的月光远方”,源代码一粟张月光和张王刚副教授紧紧围绕着科技进步如何展开品牌价值转化成,生物学家转化成成企业家会经历的下坡等便携性问题展开了紧密的深入探讨。创业者马路上多有艰苦,但心存月光远方,模王无愧逃命人。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内容摘录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做为一位清华副教授,您做创业者邀请赛的动力和因由是什么?
张王刚:2001年我到北大念书,半途又赴美了几年,2006年归国时,我决意要在高技术、器件、电子技术等各个领域,协助中国增大与国外的差别,为的是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进来,但那时我的小学生却跟我说,这一领域找不到工作。
为的是找出这个疑惑,我走遍全国各地去实地考察,也给珠三角、珠三角高技术园发短信,后来发现,确实当时的很多高技术园实际是高技术房地产工业园区,并没有那么多产业存在。
另外一件事是,我的好友创办了一家芯片公司即将上市,当我满心为小学生找工作的时候,他说不要我的小学生,因为他们会读书考试,但不能上手解决问题。
这两件事触动了我,怎么让院校小学生们不仅理论扎实,也能尽快上手实践?我就想到通过创业者比赛的方式,充分发挥院校小学生、科学研究人员的想象力,一方面看能不能有所技术创新,同时让更多科学研究专业人才接触创业者这件事。当时我们为邀请赛想到的名字就是“Yes I Can”,iCAN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今年已经是iCAN邀请赛的第16年,iCANX Talks也做到了123期。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在这个过程中,您感觉身边有创业者想法的生物学家多吗?真正迈出创业者这一步,从0到1,有产品和收入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张王刚:科学研究专业人才有创业者想法的比例不低,大概三分之一的样子,尤其在理工科院校,大家的技术都偏实用,还是有很多人想要试试创业者。但从有想法到迈出创业者这一步,大概十分之一。而熬过创业者的死亡之谷,到公司正常运转,展开商业化,比例会比较低,可能比正常的商业项目还低。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您认为那些商业化成功的生物学家创业者者,他们做对了哪些事?
张王刚:其实真正把公司做成的,没有一个是生物学家。即使原来他是生物学家,但当他真正把这个公司做成的时候,他一定不是生物学家。身份和角色的转变非常重要,必须转变思路。实际上是从生物学家到创业者思路的转变,要接受市场化,接受团队多样化,而不只是一个副教授、学者。
其次是要特别执着的人,就是坚韧不拔,万事催不毁。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通常生物学家到创业者的转变会发生在创业者的什么时候?能预判吗?
张王刚:不能预判,但有一些东西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有转变的潜质。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也有可能生物学家创业者到B轮、C轮了,仍然破不了茧。
我观察,绝大多数促使他们破茧的时刻是产品差不多能够成形,准备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这个时候团队管理思维和生物学家思维之间会发生巨大的冲突,是一个坎。如果能够迈过这个坎,基本就可以了。这是最关键的节点。
源码一粟 张月光:您所说的“坚韧不拔、万事摧不毁”这个特质有什么特别的例子吗?为什么重要?
张王刚:我的一位创业者者朋友,在他创业者最艰难的时候,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他特别执着,相信这件事能做成。最终他现在发展得非常不错,但如果当时,他没有这么强大的信心,现在一切都没有了。信心和执着,非常重要。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执着有些时候会被理解成固执,甚至偏执;什么时候这是优点,什么时候又是障碍?
张王刚:生物学家的“死穴”就是有人挑战他的技术路线,这当然也体现了生物学家对自身技术的信心。但当生物学家在其他方面,例如市场、销售方面不够开放,甚至“油盐不进”的时候,就很难跟其他团队展开合作。他会在商业团队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认死理,会变成别人必须认可他的技术,还必须以他的理由来购买产品,这样就比较麻烦,这个时候的执拗就毫无意义。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您有遇到过特别可惜的团队吗,在创业者过程中就差一点点成了那种?
张王刚:挺多。我因为副教授技术创新课程,也教商业模式,逐渐领悟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例如,我的一位朋友做国际性上很领先的技术的创业者,但是产品就是卖不出去,主要原因是他针对的市场壁垒过高,但他认死理就不肯转换思路去降维打击一些低端市场,最后导致非常艰难。
技术越高,名气越高,心气就越高。他的心态不允许他做容易的事情,一定要挑战最难的。但是如果思路突破一下会好很多。有一位创业者者做高技术材料,本来应该应用到汽车领域,受疫情影响,他在家里思考为什么不能应用到医护人员的防护设备上,这么一想就打开思路了,就是这样一个“意志Sauve”,公司现在成为一家明星企业。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生物学家创业者从0到1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产品、研发的门槛迈不过去,您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张王刚:我看到太多人把自己定位错了:其实真正从0到1的东西非常少。大多数生物学家创业者,特别是高技术类型,先不要谈从0到1,而是替代、优化、升级。当思路往这方面改变的时候,会发现机会非常多。
生物学家创业者者不要屏蔽市场,而是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去学习。要扔掉自己是行业第一、最优、最特别的那个想法,之后反而好做了。先不要谈太多“改变世界”,先活下来,证明自己。即使心里想着改变世界,也要始终保持这种先活下来的心态。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您有缔造过一些创业者者的至暗时刻吗?
张王刚:虽然我不是大家认为的创业者者,但我可以先分享一个我的例子。当在做iCAN邀请赛的时候,我在学术上已经非常不错了,但为的是邀请赛我全国各地去推销,有一次我回到母校做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结束后,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问我:“你到底想干什么?你一定是有什么目的。”那个被质疑、被刺激的时刻,我觉得就是我的至暗时刻:我为小学生成长铺路的行为被认为别有用心。但这件事让我理解了创业者者的孤独,也反复灵魂拷问自己的坚持,最终我再次确认了初心,现在反而更加坚定了。
我还见过一位生物学家创业者者,技术好,拿到了融资,产品铺到全国50多座城市,而当第三年再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失信人”,只能坐绿皮火车。创业者的各种问题把他折腾惨了,但他后来又东山再起。不被打倒也是创业者者的特点。很多时候是内心的梦想在支撑他们,我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出来,当一些至暗时刻经历之后,你会发现你更加坚定,更能看清你所从事的事业的价值。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如果有一个生物学家朋友跟您说他去创业者了,您会先问他哪三个问题,来判断他是否真的准备好了?
张王刚:第一是,你确定能100%投入吗?你能不能All IN住这样的状态。第二是,你跟人吵过架吗?真的吵架,拍桌子这种吵架。第三是,你成家了吗?
第一个问题是想要知道他能否全情付出,第二个是关于知识分子面子薄的问题,创业者中有的问题不能回避,必须直面,必须坚决。第三是看有没有坚定的大后方,情绪上会更稳定一些,也更有责任心。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从技术到市场导向,生物学家创业者者需要做哪些思维模式的改变?
张王刚:非常重要一点就是要理解市场规律、市场模式,以及商业规律。如果在创业者早期能够展开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可以避免在后面踩坑。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这些针对性的训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张王刚:商业逻辑、商业模式、财务、公司管理、组织建设等。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您觉得生物学家创业者一定要自己当CEO吗?如果不是的话,什么样的CEO跟生物学家配合最合适?
张王刚:可以从东方、西方两条线看。西方的商业环境比较成熟,如果你有核心技术,会有相应的政策或者措施,来保证市场机制、投资等配套,生物学家输出自己的技术就好,可以不当CEO。所以西方生物学家创业者多,成功创业者和标杆企业也比较多。但是这种情况在东方比较少,或者说比例比较低。
如果我个人角度来讲,不建议生物学家在最开始的时候当CEO。生物学家更适合做CTO,把技术展开转化成,当技术、产品差不多定型了,可以直接当顾问,但要保证对应的股权和收益。如果生物学家个人有能力,愿意接受大的挑战,可以去做CEO,但如果没有,不如找到一个好的合伙人。
但是找合伙人也主要依赖强信任关系。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接受的是上下铺的同学,或者是同乡,还有一部分是师生,这样搭伙的比较多。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的强项和短板,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了解自己要补足什么样的能力,把心胸撑大,把能力撑强,或者让别人来补强,也能接受别人补强,这点非常关键。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创业者不能单打独斗,除了刚才所说的生物学家去找他的合作伙伴,还有哪些比较成功的共建团队的方式?
张王刚:我有一个MIT的朋友,他说以前MIT有一门课,副教授带着创业者项目进去,商大学则找一批想要跟创业者团队合作的人进来,经过一段时间大家一起上课、训练,很快形成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一个找到合适的人,搭配团队的有效方式。在中国其实建立亲密关系是有挑战的,需要慢慢磨合,逐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像大家一起在荒地里培养一棵小树苗,一起浇水、施肥,呵护它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互相信任的关系。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生物学家All In创业者的成功率会不会更高?
张王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因为不All In真的是没有希望的。但All In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技术All In,管理All In,心态All In,专业人才All In,开头几年All In,这些都可以,其实就是一种全情投入的状态。因为当你决定创业者的时候,你就已经跟过去正常的那条道路分道扬镳了,你得认这件事情,如果不认的话,就是两手抓、两手都没有。
张王刚:过去我们国家几十年的努力,都是在把科技进步的基础做扎实,让科技的土壤更肥沃。等到我国科学水平的基础海拔再高一些,就会有大批量的原创技术涌现出来。但是现阶段,我们还没有到达那个位置,所以需要稳步耕耘,耕耘之后,颠覆性的成果和颠覆在世界上的产品就来了,这个是“果”,现在的所有努力都是把“因”做得更好。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创业者和做学术带给生物学家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吗?
张王刚:生物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优秀的,做生物学家,成就感来自于被同行认可,发表论文,行业内有知名度。创业者的成就来自于成果被市场认可,学术界流行一句话是,如果科学研究做得好,你的成果会上书本,被课本记录;如果再成功一点,你的成果会上货架,成为千家万户都在使用的产品。尤其对于工科的生物学家,如果他的成果能够真的让社会受益,他会非常兴奋和激动。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iCANX是第一家提出“生物学家经纪人”一词,您希望生物学家经纪人能协助生物学家解决什么问题?
张王刚:我本人是全球第一个拥有经纪人的生物学家,我的经纪人是全球第一个生物学家经纪人雅琳,很多人找我先找雅琳。我是足球迷,我喜欢的球星有C罗,看到他的一路成长,他经纪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生物学家社会群体根据他们的特质,其实是非常需要经纪人的。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或者说在象牙塔里是专家,当面临真实商业社会,需要有其他专业分工的人协助他们解决很多问题,例如谈条款、争取权益,谈钱,处理法律相关问题,审查合同,打造形象,安排对外参加活动讲话等。有了经纪人的保护,生物学家们可以专心于自己的领域,而不被突如其来的一些事情打扰。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生物学家成为明星,协助生物学家为社会带来价值。
源代码一粟 张月光:从您做为生物学家的角度,您期待源代码资本、源代码一粟能够为生物学家创业者者提供怎样的协助?
张海霞:希望生物学家创业者者能跟投资机构联手,生物学家是心脏原动力,但是需要被插上翅膀,让他们起飞。因此我非常希望与源代码、源代码一粟一道助力生物学家们起飞。我们还是一群非常有家国情怀的人,如果只是为的是赚钱,大可以不做这个,但是之所以大家这么努力,还是希望能发掘好的项目,能够筛选出优秀的技术,挖掘出有潜力的创业者者,让他们的成功率更高。生物学家创业者者代表着中国科技创业者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成就他们。
源代码一粟 | 有意志的创业者团队会摒弃噪音 源代码一粟 | “兴趣”是太极图形胡渊鸣的“导师” 源代码一粟|今年28岁,我做电源十年零一个月了源代码一粟|拾象李广密:选择创业者是我的意志Sauve 码观|幂律—理解非随机世界的复杂性 码观|源代码双碳投资,从全产业链布局中探索新物种 码观|中国电力报专访源代码王菂:行业拐点已到 市场空间广阔 码观|源代码黄云刚:AI4S如何落地在不同的阶段、行业和市场? 码观 | 源代码黄云刚:“跨界交叉”驱动医疗健康产业技术创新 码观|源代码王菂:投资碳中和领域最需要的能力是多层面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