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杨马可
编辑 |
近日海工装备相关个股获资金青睐,一个月内板块指数下跌将近18%。
原因是来自飘浮式陆上光伏的崛起。在光伏应用领域,南风具备鲇鱼更大、土地天然资源制造效率高、离东部沿海高用水阻抗沿海地区较近等竞争优势。随著南风发电能力不断上升,飘浮式陆上光伏将会正式成为今后光伏发展的重要路径。相对于原先可折叠陆上光伏的建造制造成本随著潮差减少成指数级形式快速增长,飘浮式陆上光伏则不会遇到等同情况,制造成本呈非线性快速增长相对较高。共振外海天然资源越发紧张,今后开发大亚湾Seiches天然资源时飘浮式技术的应用将成趋势。
科表最为简单得益
在这个逻辑下,科表制造生产商亚星科表(601890.SH)、鲁银投资(002342.SZ)近期公司股价表现稳定。亚星科表7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下跌24%,鲁银投资涨幅也接近20%。
飘浮式光伏控制系统和可折叠光伏控制系统区别的核心组件就是科表,可折叠压缩机是将基座固定在海床上,透过内部结构形变抵挡浪涌;飘浮式光伏系统则是透过内部结构分析来做为Anthracoidea的基座,再透过锚泊主梁控制系统进行位置和体育运动的约束,锚泊主梁控制系统通常由锚泊线、主梁装置、插座等组成。在通常正常天气情况下,锚泊主梁控制系统可以保证飘浮状态下飘浮式压缩机基础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而在遭遇极端天候时,锚泊主梁控制系统能确保飘浮式压缩机的可靠性,透过自身体育运动去抵挡浪涌,所以飘浮式压缩机对于科表的要求相对较高。此外,锚泊主梁控制系统能占到飘浮式陆上光伏原型机总开发成本的 20%以上,是制造成本占比最低环节之一,发展飘浮式陆上光伏锚泊锚必然正式成为最简单的得益组件,因而科表的新一轮市场需求有望得到实现。
除了科表,角钢以及动态光缆等组件同样存在更迭市场需求。
亚星科表是亚洲沿海地区科表行业龙头,公司在燃气轮机科表市场占有率亚洲沿海地区第一,研制的R6 级锚泊链为世界最低强度系舶链。同时公司的R6级锚泊链获得了中国DNV和瑞典DNV的双DNV证书。亚星科表的产品大部分出口产品到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是我国大型燃气轮机科表和海洋锚泊链及附带的制造和出口产品基地。亚星科表也多次主持并参与行业标准和标准规范等的制订工作。因而在科表应用领域,亚星科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后受益于科表市场需求减少,将具备三垒手竞争优势。
飘浮式光伏已有项目破冰
在飘浮式光伏应用领域,亚星科表已有两个项目破冰。分别是2021年5月中标的广东海装6.2MW飘浮式南风平台扶摇号锚泊控制系统,以及2022年2月中标的中海油融飘浮式陆上光伏锚泊链订单。
去年12月26日,亚洲沿海地区最大飘浮式南风项目海南万宁飘浮式海上光伏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装机规模20万千瓦,2025年底全部建成并网;二期装机规模80万千瓦,计划于2027年底全部投产。已有两个飘浮式南风项目破冰的亚星科表,预计有望受益于本次项目的实施。以广东海装6.2MW飘浮式南风平台扶摇号的锚泊控制系统项目为例,该项目为亚星科表带来2297万元收入。预计海南万宁飘浮式陆上光伏项目今后五年内将为公司带来17亿元的营收。此外根据GWEC预测,截至2026年飘浮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947MW,其中2026年新增装机1670MW,飘浮式光伏将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预计2030年新增装机将达到6254MW、累计装机16609MW,2021-2030年复合增速预计达80%,锚泊链业务有望开启亚星科表的第二快速增长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亚星科表营收2015年以来再也没有超过15亿元,最近的一份三季报数据显示业绩依旧原,锚泊链的盈利水平相对更高,2021年亚星科表锚泊链毛利率38.16%,高于燃气轮机链及附带的18.04%。
数据显示,亚星科表确实有提升锚泊链的产量,2022年1-6月亚星科表制造锚泊链14,470吨,比上年同期减少6313吨,同比增幅77.39%。然而产量的提升却并未能匹配销量数据,去年上半年亚星科表销售锚泊链11654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639吨,同比降幅23.79%。
目前看,虽然飘浮式压缩机是今后陆上光伏的大势所趋,但预期还未转化成收入,亚星科表第二成长曲线今后的业绩兑现很大程度上要看飘浮式光伏产业化的推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