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底层逻辑》有感:2023年,以“不变”应“万变”

2023-01-31 0 511

读《底层逻辑》有感:2023年,以“不变”应“万变”

“翻看”2022年,读过许多书刊,但第一印象最真切的书,是《5两分钟MBA》的创办人刘润所著的《下层认识论》。

最已经开始是历经网路上短音频所推荐晓得的这两本书,以一类“如果会对管理工作略有协助”的态度买回读到的。

念完后,我在文末写出了第二遍念完的体会:“看难题,要看穿下层的认识论;想事,要想得更为全面性。”

而在念完以后,我而已节录了书中的一句话:“多于追寻到如一中的维持不变,就能静态地、稳步地看清楚表达方式的其本质。”

泡果的2022年中,他们历经了太多变动。那些变动的另一面,只不过都有其下层的认识论,而这即是书中所讲的“解题出MD03的认识论”。

读《底层逻辑》有感:2023年,以“不变”应“万变”

“态度高过用户端,面目埋入地底下”

每月前不久,他们协进会去展望今后呵呵今后,期望他们来年能更快。但绝大多数人的“展望今后”,形如于一类“祈求”,并没具体内容的总体规划方案。

在《下层认识论》第三章中有一个小节讲了一句话:“态度高过用户端,面目埋于地底下。”

作者用“自污”“示弱”“看淡”这三件事来阐述一个人要如何修炼自我,如何让“个体进化”。

当时我对此小节的评价是:“鸡汤味十足。”

之所以会充满“鸡汤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能很轻松地做到“态度高过用户端”,但极少人能够做到将“面目”真正“埋于地底下”。

这种“劝诫”式的文字,初看时很难触动人心,然而在历历经了很多世界的变幻莫测、人情冷暖、起伏不定后,你就能够真正理解文中的含义。

所谓“调整态度”,很多时候是一类无可奈何之下的自我安慰。

从严管到放开,很多人在2022年无奈地接受着无法拒绝的安排。他们在无法改变现状之时,只能够通过改变态度来迎合。

2022年,他们以为是最难的一年,明年就会好起来。

可2021年的年底,他们好像也是这样“展望今后”2022的。

所以在2023年,他们依旧要面对无数未知的变动,唯一维持不变的还是他们对今后美好向往的态度而已。

读《底层逻辑》有感:2023年,以“不变”应“万变”

“守住边界”

有次跟朋友闲聊时提到关于“疫情的影响”难题,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疫情,让大家的戾气变得越来越重。”对此,我深以为然。

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网络上引发热议的种种事件,还是身边发生的类似案例,都是一类“戾气”的外在体现。

归根结底,还是一类“超出边界”的行为,导致的不良结果。

《下层认识论》中有个小节专门提到边界感的难题,作者认为“边界感的其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就像他们过年回老家,最烦亲戚问他们“每个月挣多少钱?”、“什么时候结婚?”、“为什么还不要孩子?”之类的难题一样。

那些难题的其本质,就是一类“越界”,更是一类对“所有权”的侵犯行为。

挣多少钱、何时结婚、要不要小孩那些难题是由他们决定的,跟亲戚没关系。

那些打着“我这是为你好”幌子来作出越界行为的人,其本质上就是没能认清“边界感”其本质的无知之人。

武志红老师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有些人虽然长大了,但心理上还是一个婴儿,这样的人就叫作“巨婴”。

多于婴儿才是没边界感的,因为他们分不清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中,他们都如果“守住边界”。既要守住他们的边界,也要尊重他人的边界。

多于这样,在今后的一年里,再多变幻莫测,也能够让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有边界感,也不侵犯他人的边界的人,才会跟人相处时“如沐春风”般舒服。

相处关系舒服了,戾气自然就少了。

读《底层逻辑》有感:2023年,以“不变”应“万变”

“鸡汤”不能指导他们如何生活

在阅读《下层认识论》时,作者对难题的剖析让我第一印象真切,但同时书中无数的“鸡汤文”也让我第一印象真切。

包括书中很多“鸡汤”里面的不太我认可的价值观导向,也是让我第一印象极其真切。

但就如同刘润在书中所说的一样,“我有表达的权利,我能在文章中表达我的观点,但是我没让你接受的权利。”

一些价值观导向我不认可,这是我是否接受其传达思想的权利。

同样的道理,我在这里说“鸡汤”不能指导他们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工作,如何去过更快的人生,也仅仅而已我表达的权利而已。

在2022年各种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他们能从网络上、从身边人口中看到听到各种观点看法,甚至还有非常极端的言辞。

但那些观点言辞,并没改变他们要早起打卡、要加班工作的现实,也没缓解他们每个月还信用卡的压力。

他们身处一个变动的世界之中,清晰地认清他们所面对的现实难题,就能够在“如一”中保持“维持不变”。

也多于保持这种“维持不变”的态度,就能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抓住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

而这,即是我认为2023年,以“维持不变”应“如一”的根本所在。

读《底层逻辑》有感:2023年,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说两句

我一直认为,“认识论”和“哲学”是无法去定义的。

虽然刘润拥有众多追捧者,也大胆地尝试着用《下层认识论》这两本书来解释和定义“认识论”,但其内容也仅仅而已讲了一些他的个人观点。

在读到这本被众多商业大佬推崇的大作时,我对很多内容做了不太“雅”的评价。

这即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我既享受汲取知识的满足感,又享受提出不同观点的肆意畅快。

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在无数变动中时常感到“措手不及”,令我们难以招架、焦虑万分。

但在那些变动的过程中,他们依然找到了渡过难关的方法,这即是一类“维持不变”的能量。

每件事的另一面,都有“维持不变”的方法在,那些认识论即是他们应对变动的“万能药”。

2023,让他们一起继续在阅读中享受人生。

—END—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