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基:如今,Google能说是各个领域最大、最具有负面声望的子公司之一。正因为如此,它的位数商品结构设计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人们争相仿效的好榜样。在该子公司的UI&UX(采用者界面&采用者新体验)结构设计手册中,结构雕塑家们提及了10条原则,不论是iOS却是Android系统都反之亦然适用于。在这首诗中,译者从这10条手册起程,加上他们的经验和相关事例,在结构设计方面为我们提供更多许多建议,希望对我们结构设计商品有协助。责任编辑译者Danny Sapio,书名副标题“10 Key Takeaways from Google’s 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s”。

相片来自Unsplash|摄影家Daniel Korpai
6.利用人声和质感唤醒采用者的感情
这里的人声专指“Hero sounds”,用于映衬许多喜气洋洋的、重要的高亮度关键时刻,它常被用以招来采用者的感情,或明快一种欢欣的氛围,进而刻画商品或品牌在采用者心中的形像。以下场合适宜采用 Hero sounds:1.欢庆采用者进行了某类操作 2.热烈欢迎采用者采用捷伊插件或新体验 3.证实采用者获得成功采用格朗普雷县商品。——《Google人声结构设计手册》
人声能被用以传达获得成功、创举或获得投资回报等信息。Google手册中提及,Hero sounds再次出现的单次不应该频密,不然无法突出其必要性。通过在反之亦然的各个环节提供更多反之亦然的人声特技,长此以往采用者会将这种铃声与满足感挂勾,进而增加对商品的黏性。如每获得成功预览一次应用程序就会再次出现欢庆的人声特技,或者每天巨集事宜记号为完成后就会再次出现欢庆的铃声。
无论他们是否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所听到的商品的人声与他们的感觉都是相挂勾的。不论是智能手机收到的“晶灵”的消息铃声,却是MacBook的废泡菜坛在移走时收到的揉纸的人声,都在某种意义上负面影响着他们的焦虑,也协助他们更加了解采用者界面上发生的一切。
触觉特技能和人声特技配合采用,也能单独采用。举个例子,在智能手机黑屏的时候,触觉是唯一一种能对采用者提供更多反馈的方式。和其他特技配合采用时,触觉特技应该强有力、传达愉悦的焦虑。——《Android触觉结构设计手册》
除了人声之外,触觉结构设计(如震动)也是一种刺激感觉的好方法,能为采用者提供更多更加完整的新体验。采用者能通过触觉提示来尝试、学习采用某一款商品。在有了不同的触觉新体验后,他们将会对商品的某些功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采用者通过APP进行付款,但在付款过程中再次出现了错误。这时候APP会进行一连串紧张、短促的震动,对采用者进行错误反馈。当采用者熟悉了这种震动模式之后,下一次再感受到这种震动,就会立刻知道付款再次出现了问题。
商品结构雕塑家很容易忽略人声和触觉这两个板块,而过度专注于画面。但这两个板块却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效果,能为采用者新体验锦上添花。
7.通过动图表达独特的风格、刻画个性化品牌新体验
相片来自Material
动图能增加采用者的好感,在互动中为采用者增加个性化新体验,也能表现品牌独特的风格。——《Google手势结构设计手册》
动图是我他们结构设计的商品Confetti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一款运动追踪APP,是为那些追踪他们生活习惯的采用者结构设计的。在结构设计这款商品时,我希望能为采用者创造出一种满足感,鼓励他们培养好习惯。在这款APP中,我大量采用切换功能,通过不同的手势,界面或进程能平滑过渡,采用起来非常便捷。当一个好习惯完成时,还会再次出现彩屑动画飞舞的特技,加强采用者的满意度。
简言之,动图能应用于不同的场景,通过过渡和变化的特技吸引采用者。
动图能强化两种元素之间的联系,实现快速切换,迅速解决特定的任务。动图能让采用者专注于眼下最重要的事,不被其他因素所干扰。——《Google手势结构设计手册》
在2020年,你的商品能在一秒之内激怒采用者。正如塔拉斯·斯凯斯基(Taras Skytski)在《采用者新体验结构设计中动画采用的终极手册》中指出的那样:“众多研究发现,界面动画的最佳速度在200到500毫秒之间。这一数字是通过研究人类大脑运行机制所得出的。100毫秒及以下的动画因为速度太短而无法被识别,而超过1秒的动画则会造成一种延迟感,让采用者感到不舒服。”
通过动图及产生的动画效果(如切换)能改善采用者新体验,同时保证能迅速找到需要的版面,而不被其他信息干扰。但如果动图及切换画面的过程增加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又不能改善新体验,那么这种各个环节就没有必要存在。
8.通过图像进行交流,并区分和突出商品特性

相片来自Bribble|制图Elena Petkovska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新体验:打开一个界面,里面充斥着太多文字和太少的图像。在采用者新体验结构设计中,展示画面比阅读文字效果更好。采用者不希望通过阅读来理解一款商品,而是希望通过图像对一款商品进行直观的视觉理解。
你所选择的图像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商品特点,不论是采用者他们上传的相片,专业摄影家师的相片,却是插画风格的相片,它都应该能直观展示商品外观,反应商品的特点。——《谷歌图像结构设计手册》
APP里的插图和所有的视觉元素一样重要,好的相片能让采用者界面更加生动,使采用者新体验更加完善。恰当的相片还能展示品牌风格,成为无声的“故事讲述者”。
他们应当有目的地采用图像,作为总体内容的补充而非替代。照片或者插图最好能够传达足够的信息,如商品外形、风格,APP的用途,状态等。媒体界有这么一句话:一张相片抵得上1000个字。你能在Unsplash、Pexels、Adobe Stock等网站上找到高质量的相片。

相片来自Material
像素密度(PPI)是用以衡量每物理英寸的像素数。另一个常用的单位是DP(Density-independent pixels,有时候简称为DIP)。像素密度=屏幕宽度或高度(以像素为单位)/屏幕宽度或高度(以英寸为单位)。
在结构设计界面时
举个例子,他们现在有一个按钮素材资源,大小为200 x 50 px。在一个160ppi的屏幕上能原画显示;在一个320ppi的屏幕上它就会扩大成400 x 100 px,相当于原始素材的两倍大。
通过以上例子他们能了解,在像素密度不同的屏幕上,素材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在实际应用中,素材能会被放大三倍甚至四倍,如果素材不够清晰,就会在拉大后虚掉。这就需要他们在选择素材时格外谨慎,尝试在不同设备上打开并检查。
素材密度如何适应屏幕尺寸?举个例子,iPhone XS Max的屏幕是414 x 896 pt,注意这里的尺寸是物理尺寸pt,而非像素。如果以像素为单位计算,那么它的屏幕是1242 x 2688 px。所以当他们为iPhone XS Max结构设计应用商品时,我会首先考虑用414 x 896 pt的素材,然后在输出素材时将其乘以3。
10. 考虑结构设计在线/离线状态

相片来自Material
离线状态能让采用者知道这款插件没有连接网络。如果你的商品有许多功能需要联网采用,你最好能向采用者明确显示连线状态。——《Google离线结构设计手册》
离线访问功能是结构雕塑家经常忽略、对采用者新体验负面影响却非常重要的一环。虽然有些功能离线也能采用,但是在能联网的时候,最好却是主动提示采用者,推荐他们连接网络。
如果有可能的话,要提前告知采用者下载相关信息,以便脱机访问。最常见的例子就是Spotify等音乐插件,它允许采用者下载歌曲,以便在没有网络的时候也能继续听歌。
假如你的商品不像Spotify或者Netflix那样需要下载具体内容,你能发挥创意来结构设计在线、离线两种模式。
Google浏览器在离线页面提供更多恐龙游戏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Google浏览器连网的过程中,离线画面会再次出现一只霸王龙,按空格键或者向上的箭头就能控制霸王龙——译者注)。这个小游戏填补了采用者等待连线的时间,将消极新体验转变成了积极新体验。
总结
我希望这份结构设计手册能为你提供更多许多想法。除了Google的结构设计手册之外,他们还能在IEM Carbon、Zendesk Garden、Workday Canvas等网站找到关于采用者界面和采用者新体验的结构设计指导,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译者:Mich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