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税四期的最新稽查原理及风险

2023-02-08 0 1,146

金税四期的最新稽查原理及风险

陶秀玲/文

21世纪是两个重要信息技术、统计数据化、区域化的时代。网络与大统计数据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地税地税的症结、关键点,而后加强了地税的工作效率和潜能。

“籥三期”控制系统的上架贯通了各县间、国、地税间的统计数据,让税款的课税信用风险更为透明化。

而如今,“籥三期”即将全面上架,对地税职能部门而言,是两个脱胎换骨式的平均速度,而对于他们税款、课税民营企业而言,就不是所以随心所欲的事了,这意味着,以后民营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等大部份税款在税赋问题上,将会更为制度化、严格化。

2022年9月22日,局张勇副局长在《发扬丝绸之路精神 力促潜能建设》的讲话中即告:“地税职能部门正在合作开发‘籥三期’(睿智地税),今年底将基本合作开发完成。”

可见,“籥三期”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远方,作为“籥三期”的改良版,“籥三期”将给他们的生产、日常生活带来甚么样变动,又有甚么样需要注意的信用风险?

金税四期的最新稽查原理及风险

籥三期和籥三期有甚么不同?

简单来说籥三期是“以票控税”,现在大部份的单据都是跟他们税务控制系统相连的,而籥三期是在籥三期的此基础上做了两个升级换代,两个十分重要的变动,那是重要信息共享资源,也是“以数奖优罚劣”。

一、籥三期是甚么?其有甚么样特点?

他们都知道籥三期是十分吓人的,基本上他们税款账户上面的资金、库存量等都是十分清楚的,税赋率异常也是第一时间会被发现。所以,他们来看看籥三期的基本思路是甚么?根据协同发展原则,创建如前所述标准化规范的应用控制系统网络平台,借力计算机系统、沃苏什卡处置重要信息,在全面覆盖所有间接税、大部份工作各个环节等需求下创建了“两个网络平台”、“三级处置”、“三个全面覆盖”、“四个控制系统”的籥三期。

1、“两个网络平台”——指包含网络硬体和此基础应用软件的标准化技术此基础网络平台;

2、“三级处置”——指借力标准化的技术此基础网络平台,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重要信息在局和省局集中处置;

3、“三个全面覆盖”——指应用内容逐步全面覆盖大部份间接税,全面覆盖大部份工作各个环节,全面覆盖先分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网;

4、“四个控制系统”——指通过业务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两个以地税业务控制系统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重要信息和决策支持在内的四大应用控制系统应用软件。

虽然籥三期已经很强大,实施的是“以票控税”的地税手段,税赋信用风险排查依赖于地税机关办案人员的经验,在这种实务困境的影响之下,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之下,再强大的控制系统都会有监管上的弊端,而后会导致一些地税上的直接漏洞。因此,籥三期控制系统抓不到,掌握不到的证据,籥三期出台后,必将会更为严格和精准。

二、籥三期的特点及其变动

(一)地税模式从“以票控税”向“以数奖优罚劣”转型,“籥三期”重大升级换代

2021年3月24日,中办、国办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赋地税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3年,地税执法体系要完成“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地税监管体系实现从“以票控税”到“以数奖优罚劣”转变。因此籥三期的建设形成了地税方式从“收税”到“报税”再到“算税”、地税流程从“上机”到“上网”再到“上云”、地税效能从“经验管税”到“以票控税”再到“以数奖优罚劣”的睿智地税蓝图。

1、籥三期不仅仅是地税方面,还会纳入“非税”业务,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参与机构间重要信息共享资源和核查的通道,实现民营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民营企业课税状态、民营企业登记注册重要信息核查三大功能。

2、籥三期上架之后,民营企业更多的统计数据将被税局掌握,监控也全方位、立体化,从“以票控税”向“以数奖优罚劣”转变。

3、新的税赋征收管理控制系统将充分运用大统计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重要信息技术,从而实现睿智地税和睿智监管。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共享资源,并以大统计数据为支撑,实现每个市场主体全业务全流程的统计数据影像,未来每一家民营企业、每两个课税主体在地税职能部门前面都是透明化的。

4、金税三期上架之后,对课税主体的监控可以用四个全而言明: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全智能。

5、籥三期上架之后,对资金的监控更为严格,特别是个人交易,个人名下一张银行卡涉案,5年内不能开新户,禁用手机支付,包括微信、支付宝,同时计入征信,基本告别信用卡和房贷车贷。

(二)银、税、工、海关、市监等多职能部门与地税共享资源重要信息

地税检查之所以费时费力,就在于民营企业、个人的重要信息分别被多职能部门(单位)掌握,例如市监局的工商登记重要信息、银行的转账流水重要信息、海关的通关重要信息,甚至于工信局的民营企业的生产仓储、用水电气等重要信息。各职能部门控制系统林立,放任案涉人员走逃;地税机关办案之时,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调查取证,向其他地税机关或其他职能部门发函取证。

因此,2019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重要信息技术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地税局、四职能部门联合召开民营企业重要信息联网核查控制系统启动会,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8大银行作为首批用户接入民营企业重要信息联网核查控制系统。最大的亮点是民营企业重要信息联网控制系统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银行等参与机构间重要信息共享资源、核查的通道,实现民营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民营企业纳税状态、民营企业登记注册重要信息核查的三大功能。

实践中,一些案子爆发的“导火索”是民营企业存在“公对私”付款、资金回流,工商登记“一地多企”等信用风险,被相关职能部门推送至地税机关排查。近年来比较多的是自媒体和文娱行业上,一大批的收入群体都存在涉及偷漏税的违规操作。从最初开始的范某某到近期的郑某再到网红主播“薇娅”,在地税操作上都存在违规操作,最终导致被排查、被交管、被罚款等地税信用风险。所以,“籥三期”将整合、建设当前已经存在的重要信息共享资源控制系统,加强跨职能部门间的民营企业、个人重要信息共享资源,加强跨职能部门间的民营企业、个人重要信息共享资源,从而使民营企业、个人的课税信用风险更为突出、透明化。

此外,随着各类课税重要信息的汇总,对自然人的地税监管也会加强,尤其是在电子支付发达的今天,如果自然人的银行流水、资产发生重大变动,可能会引起地税机关的关注,从而考虑是否与民营企业账外经营,或者自然人未申报课税有关。

随着籥三期的快速推进,以及随着地税大统计数据的不断深入和渗透,会计人员做账更是创建在真实业务的此基础上,一定要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回归业务的真实商业本质,否则会带来巨大的地税信用风险,因此未来民营企业的财务合规和地税合规是降低信用风险的最佳手段。

金税四期的最新稽查原理及风险

三、籥三期的课税信用风险以及交管的重点行业

通过对籥三期变动的认识,不难看到这些控制系统目前已经活跃在民营企业、个人的经营、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是银行、工信部、市监局等与税局的重要信息贯通,还是已经推广的个税APP,都在提醒他们税款时刻要合法合规课税。所以,甚么样行业容易引起“籥三期”的预警或税局的交管呢?本文就浅显的予以分析一下:

(一)贸易民营企业流转各个环节,全电单据的追溯

目前全电单据的推广和实施,对税款带来了便捷,因全电单据具有“领票流程简化、开票便捷”等好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使用,其较之于传统的纸质单据和电子单据,全电单据具有如下特点:1、全电单据无需适用税控专用设备,开业即可开票;2、开完票后,单据自动进入受票方控制系统,无需另行发送;3、全电单据、入账归账协同发展。

“籥三期”上架后,贸易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的民营企业应当重视地税合规。实践中,他们看到贸易民营企业具有流水大、利润薄、链条长的特点,如果任一各个环节的增值税专用单据出了问题,导致企业负担该单据上的全部税额,税赋过于沉重,甚至会对民营企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随着工商、工信、银行、地税重要信息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全电单据的全流程跟踪,一旦贸易链条中的某个民营企业出现问题,其对外开具的单据都有面临被定性为异常单据的危险,从而给下游的受票民营企业带来损失。因此,贸易民营企业在开展业务时更应当注意对上游民营企业的调查。

(二)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销售均受监管

房地产合作开发民营企业因涉及间接税多、税制复杂,容易陷入到课税纠纷中,一方面,房地产项目的合作开发需要预缴——清算土地增值税,而土地增值税的成本归集和扣除要求十分严格,等“籥三期”上架,通过各种“管理费”、“咨询费”的方式,或者通过购买虚假的单据以降低成本的方式信用风险会更高,如果在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全流程没有做好地税合规,土地增值税税赋就会过重,所以过重的情况下,很容易触碰“籥三期”控制系统的预警,况且日后想再快速的降低税赋是个症结。之前本人就碰到过两个房地产合作开发商,要求谁能把他的税赋快速降下来,就聘用其作为他的地税合同常年法律顾问,当然律师服务费也很高。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合作开发商民营企业的税赋很高,要想快速降下税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降下来,快速降下来可以,但是很容易被税局的“金三、金四”控制系统预警,紧接着就会被税局作为重点交管对象。所以,民营企业应该在前期做好地税合规,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地税信用风险。

(三)以投资为主的民营企业、信托的个税问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税赋地税改革的意见》的要求,要实现自然人税费“一人式”智能收集,对于自然人的“税款画像”会更为精准,自然人的大额收入、公私帐户转账、快进快出等异常现象,也会引起“金四”控制系统的预警,而后会引起地税机关的注意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交管。工商、银行、工信与地税的联通,让地税机关对民营企业的注销、股权转让的监管更为有力。

目前,个税已经被全面纳入到地税监管之中,今年以来也频发个人拒不申报课税、汇算清缴被处罚的案例,甚至部分地方开始否认过去违法适用的核定政策,按照查账征收追缴税款。

(四)电子支付的电子商务面临监管的加强

由于产生的时间不长,存在地税难度,电子商务长期是地税监管的两个空白,不过近年来,这个缺口要逐步被填补了,随着工商登记、地税、银行帐户、数字人民币乃至电子支付等重要信息的联通,电商的一些行为存在课税信用风险。比如:有的商户存在刷单的情况,伪造营业额,刷单之后再将货款退回给刷单者,其中就可能存在补缴增值税、代扣个税等问题;有的商户通过将资金转入民营企业账目挂往来,隐匿收入,这种情况也会因资金在私户、公户间流转而被预警。

(五)针对进出口业务涉及单据、收汇的课税信用风险

在一些出口退税的案子中,外贸民营企业从自然人或者个体户处采购了一批货物,但是其上游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单据,民营企业于是通过买单的方式出口,但此种方法无法在国内结汇,只好通过一些违法手段在国外结汇后转回国内。随着外汇、银行等重要信息的联通,这些行为的信用风险也会日益增加;个人帐户如果与一些地下钱庄、黑市、诈骗团伙有往来,可能会被冻结;而买单出口更因海关、地税、工商等重要信息联通而被交管。

(六)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最大的信用风险是账外收款

餐饮、加油站、出租、便利店以及疫情之下的各种团购的团长等等……类似这样的日常和消费者打交道的行业,每天都会从零售业务中取得大量的现金或者电子支付的款。如果是适用定额征收或者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自然无需将收入理的特别清楚,但是,随着国家地税监管技术的进步,查账征收将成为主流,这里引用张导的两个电影名字——《两个都不能少》。

如果要想办法隐匿营业额和收入,必然会存在私户收款、账外经营等问题。连带着不开票、库存量过高等问题也会凸显。随着银行、地税的联通,对自然人收入的监管加强,当地税机关发现民营企业销项过少、库存量过高,而民营企业的员工或负责人的银行帐户流水复杂时,可能会据此牵连出个人所得税、民营企业偷漏税的情况。总之,通过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股东、员工的私人帐户走账的信用风险将会越来越高。

金税四期的最新稽查原理及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税法建设、税赋实践都处在两个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籥三期”的上架,税赋法定不断加强、地税监管日渐规范,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重视课税的合规建设,以免陷入到行政、刑事信用风险之中,所以,加强地税合规,合法合理经营才是生存之道。

作者简介:

陶秀玲,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财税法业务部副主任。陶秀玲律师拥有十年以上法律工作经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曾在国家地税局税赋地税科任职多年,对税赋地税、地税交管有着专业经验。陶秀玲律师自2005年至2013年在世界五百强某跨国民营企业担任法务主管8年,全面负责公司运营过程中各类法律事务,对工商、地税、合规、诉讼等业务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陶律师自从业以来,处置过多起中、外民营企业的工商、地税行政处罚事项及其刑事辩护,并为其进行全方位的合规服务和商事诉讼。擅长领域:地税合规、商事诉讼、刑事辩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