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街,隶属于西安市陕北市。是陕北区委、区中央政府所在,陕北的服务中心主城区。坐落于西安市南部,陕北黄土高原东部平原古滕科,号称“陈留要区”、“白水要道”之称。全市农地面积3556万平方公里;解放街人口总数为640951人。
解放街,古名朔方,商朝地属豫州秦至,秦汉末期相继为狄、晋、魏、齐国所辖,秦朝设郡,秦汉时说朔方或陕北府,南宋之后称肤施,清光绪后改名陕北县,193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入驻陕北,设陕北市,为陕甘宁边区中央政府所在,1996年12月,陕北撤地建市,陕北市改名解放街。
陕北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圣城,解放街是民主革命圣城的“肾脏”,是我国第一批发布的24座发展史名城众所周知。是我国爱国、民主革命现代、陕北精神三大基础教育基地,也是我国以至当今世界国民眷恋的生态旅游圣城。2019年3月,被列入第一批民主革命文保借助片界定县成员名单。
宝塔山,坐落于陕北城东地,延河之滨,古名丰林山,建于唐代,宋代之后称嘉岭山,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宝塔呈平面八角形,高44米,共九层,现为明代建筑。宝塔山是民主革命圣城陕北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陕北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陕北民主革命旧址之中。
陕北民主革命纪念馆坐落于主城区西北延河东岸的王家坪,占地面积约7公顷,使用面积4500平方米,展出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分6个展厅,馆内展出大量珍贵的民主革命文物,再现了党中央在陕北和晋察冀边区13年间领导我国民主革命的光辉发展史。
清凉山山高100多米,名胜有18洞、24景、40多处摩岩石刻、诗词、题词等。山上建有万佛寺,开凿于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皆有造像或维修,是陕北四大石窟众所周知。其石刻艺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是珍贵的发展史文化遗产,得到历代名人骚客、有识之士青睐,并题诗作赋。山体东侧是陕北末期的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总社、解放日报社。万佛洞石窟群是中央印刷厂、纸币厂、卫生所和新华书店等民主革命文物旧址。
南泥湾在陕北东南34公里处,1942年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主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花源屯村所在地,坐落于陕北城西南15公里处的杜甫川中,海拔1320米,占地2400亩,是陕北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天然大花园。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末期我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简称“鲁艺”。坐落于陕北城东北5公里的桥儿沟,现保存有一座中世纪城堡式样的大礼堂和数十孔石窑洞,2019年6月8日,建成陕北鲁艺旧址暨民主革命文艺家馆并对外开放,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陕北1938街区毗邻枣园民主革命旧址,坐落于陕北枣园文化广场负一层,主要依照老陕北城的街衢通道、市井布设格局,提取文化、建筑、民俗等元素而给予创新设计,让老陕北城原有的发展史与记忆“复活”,展现给人们一个活生生的“老陕北”。
杜公祠坐落于陕北市解放街七里铺东,坐东向西,面对大川,祠下边便是210国道,杏水从祠前缓缓流过。当年这里曾是一个石湾,传说大文学家、大诗人杜甫来延时曾在这里枕鞋夜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把他在陕北经过的川道取名为“杜甫川”,并在他睡过的地方建起了“杜公祠”作纪念之地。
陕北新区坐落于陕北清凉山南部,背依主脉,群山环绕,面向延河,眺望宝塔,是陕北城市发展的新地标。
陕北是酸枣的适生区,陕北酸枣含大量维生素、柠檬酸及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号称“天然维生素丸”之称。
软米油糕:将软谷米或九谷米冷水浸泡后碾成粗粉,入笼蒸熟,取出揉合,再加入红枣泥,即为枣糕。其色金黄,绵软适口,味道清香,食用后回味无究,营养丰富。
陕北富储紫砂土矿,其矿藏厚度大、易开采、品位高,现已勘测的储量就达5000多万吨。陕北紫砂土具有化学成分稳定、粒度细、可塑性高、烧结温度低、烧结范围宽等特点,经检测,内含钾、钠、铁、钙、硒及麦饭石等16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绝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
碗砣为陕北风味小吃。做法是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此为秋冬美食,可独食,亦可下酒。
荞面饸烙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陕北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说。此外,荞麦有减脂降压的功效。陕北的吴旗县和志丹县盛产荞麦,两地的荞面饸饹味道最佳,一年四季皆可食用。
果馅把面粉加油和匀,擀成长片,卷起压窝,包入调好的馅,放入烤炉反复翻烤至熟。特点是酥香甘甜。根据馅的内容,可分作枣果馅、糖果馅、豆沙果馅。
洋芋叉叉是陕北农家现代小吃。洋芋是陕北农家的重要食品,当地人喜欢吃洋芋,也吃出不少名堂,洋芋叉叉便是其中的一种,类似于关中麦饭。
羊肉面。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管春夏秋冬都可以食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少。
麻汤饭。麻子自制提炼留油渣在锅底,人们便在其中加上各种食用调料和腌制的酸白菜,熬成粥。麻汤饭咸中有酸,酸中有甜,是一种开胃的美食。陕北有句谚语“麻汤饭,和小蒜;老婆吃咧打老汉!”由此可见,麻汤饭在陕北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