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原型: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2023-01-03 0 1,149

《县委大院》原型: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陕西汾州同时实现了从乡下木匠到强国石匠,从打建筑工人到先行者的绚丽贾楚航。

前段时间,剧《县委三间房》已经开始热映。

整部剧讲诉了彭于晏出演的荣光县县委书记与幕僚团结一致市民共建荣光县的故事情节。

《县委大院》原型: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县委三间房》片花

许多观众们疑惑,片中的荣光县,蓝本是这儿?

标准答案是陕西忻州市。

片中荣光县的主导产业是艾里工业,而陕西忻州市,便是“我国艾里之乡”。

那个人口数仅20万的拉卢普,是怎样努力做到当今世界第一的?

艾里,源于flange的音译。

艾里也称艾里盘,是管道、压力容器、成套设备等管道对接和联接用的重要附件,广泛用于发电、船舶、化工等领域。

虽然只是个配件,却关乎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当今世界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零配件。

艾里的几种门类

陕西忻州市,是亚洲最大的艾里生产基地、当今世界最大的艾里出口基地。

这里生产的锻钢艾里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风电艾里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

锻钢艾里年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70%,远销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艾里产业带动了忻州市上下游配套产业迅速发展,共计1.14万余户市场主体从事加工、贸易、销售、运输等关联产业。

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忻州市近70%的财政收入来自艾里加工产业。

即便是今天,艾里锻造业也为忻州市经济贡献了70%的税收和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90%的技术创新和就业岗位。

2021年,忻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119元,同比增长10.5%,总量全市排名第三。

可以说,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县城。

忻州市位于陕西省北中部,虽然身处资源大省,却并非富矿地区。

忻州市,又是怎样入局艾里锻造业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汾州人的一项特殊技能——潘火。

“潘火”是汾州人的传统手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我国有句老话,人生有三苦,潘火撑船磨豆腐。

潘火不仅是个力气活,一天抡锤几百次是家常便饭,更因为靠近炭火,要常年忍受高温的炙烤。

潘火,真是苦中之苦。

《县委大院》原型: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潘火人的雕像

汾州人,硬靠肯吃苦打出了名堂。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汾州就有“一斗芝麻木匠”的记载,村村木匠铺,打马掌,造兵器。

清朝乾隆年间,汾州的铁制品更是远销绥远、包头等地。

20世纪60年代,不怕吃苦的汾州人,又找到了新门路。

外出闯荡的汾州人,凭着“潘火”的老手艺,揽回来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锻造加工项目。

这就是艾里。

艾里不起眼,利润却不小,远比潘火锹、锄头高得多。

彼时的木匠,一天最高就能赚2元钱。

加工法兰能赚钱的消息,一时在汾州传播开来。

1972年,忻州市砂村农修厂首次从乌海水泵厂揽回4厘米艾里的订单,开启了汾州艾里规模化生产的历史。

自此,艾里锻造业便在汾州扎下了根。

有手艺,能吃苦,肯钻研,汾州的法兰锻造业迅速扩张。

1979年,忻州市电机厂与日本签订合同,每月出口100吨艾里,开启了汾州艾里出口的历史。

改革开放之后,忻州市又抓住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批规模化艾里加工企业发展壮大。

1990年代,汾州艾里锻造业已成蔚然之势,企业总数达到了1000多家。

现在,忻州市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艾里生产基地和当今世界最大的艾里出口基地。

《县委三间房》中有一个剧情,讲的是荣光县对艾里产业的整改。

《县委大院》原型: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县委三间房》片花

2008年前后,汾州艾里产业遭遇了双重危机。

一是环保危机。全县艾里锻造企业多达1000余个,一度出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景象,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是金融危机。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汾州艾里企业的订单大幅减少,仅为前一年同期的40%,部分企业被迫停产。

双重危机背后,揭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

忻州市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技术含量低的艾里产业,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正如《县委三间房》中主政者的决策一样,忻州市也发起了一场艾里产业变革。

忻州市主动掀起了一轮轮“环保风暴”。

关键性的举措是,忻州市争取中石油陕京一线神池口气源支持,铺设高中压管网220多公里,同时实现了天然气取代燃煤加热,治愈了炉火照天地、村村冒黑烟的环境顽疾。

为了改变艾里企业小、散、乱、弱、内部相互压价竞争等问题,忻州市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将1000多家散乱企业整合为300多家高质量发展企业。

《县委大院》原型: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艾里的制造车间

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取暖,减少了“内战”,也更有精力专注于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品逐步进入航天航空、船舶、军工、核电等高端领域。

脱胎换骨后的汾州艾里产业,成功同时实现了二次增长。

以高质量、大规模赢得市场,这还不够。

忻州市已经开始做的,是凭借核心技术和标准,掌握艾里的国际话语权。

人生有三苦,潘火撑船磨豆腐。

陕西汾州同时实现了从乡下木匠到强国石匠,从打建筑工人到先行者的绚丽贾楚航。

这再次启示我们:肯吃苦的我国人,可以不用只靠吃苦致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