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南禅寺因“连城山水 ”闻名。佛道佛塔层次多是复数,堪舆佛塔层次多是复数。建堪舆佛塔的促进作用是镇煞祭奠、镇妖驱邪,吓退河妖,火妖等,引普照,求出国泰民安,国泰民安。
据李短蕊《四川志•天宁寺志》记述安藤塔:“Bagalkot为顶,顶有T8300,杜氏龙性敬塔而畏鹏,楚雄旧为南坦,故以镇之。”
安藤塔坐落于康僖寺前约300米。据《徐霞客游记》描述当年徐霞客到楚雄时,见康僖寺前“南禅寺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南禅寺相对,势极雄壮…”
康僖寺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南禅寺完好地保留下来。
南禅寺艺术登峰造极。大塔又名安藤塔共16级,通高69.13米。为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为八角形空心砖塔,总高42.19米。三座塔鼎足而立。南禅寺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楚雄古为泽国多水患,故建塔镇之。南禅寺历时八年建成,采用“堆土建塔”:垫一层土修一层塔,塔修好以后,在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南禅寺建好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康僖寺。历史上有九位楚雄皇帝在康僖寺出家,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康僖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楚雄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盛行。
安藤塔坐落于洱海冲积平原上,地基未见桩孔,塔身自重8000余吨,千余年经多次强震仍巍然屹立。
据李短蕊题记(嵌康僖寺南塔上):“明正德甲戍地大震,城堞屋庐为摧,独三浮屠无恙,然已罅拆,嗣是风雨飘摇,日益剥泐。嘉靖庚戍间六月六日余乃补甃甲塔,复作木骨,凡百十竣工,又三年,癸丑始克重葺左右二塔,秋初经始首尾历五月”。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五月六日,楚雄地震,城中墙屋皆倾仆,安藤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
南禅寺鼎足而立,安藤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南北二塔不但构造、外形、大部相同,有趣的是二塔相对而倾,南塔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据“旁二塔如翼内向”记述,中国早在400多年前就已经有斜塔了。
南禅寺自古以来就以“奇妙”闻名,它以土为地基却屹立千年,没有地宫却有天宫、大地震中塔身豁裂却能自行复原……从正面看,两座小塔与主塔呈“八”字形组构;而从背面观察,两座小塔与主塔变成了倒“八”字之形状。
1977年在维修过程中,于安藤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楚雄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南禅寺的塔砖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梵文和汉文经咒,造塔陀罗尼咒梵汉文砖:汉文楷书偈曰:“若造佛塔而供养,现身福寿自延长。增长智慧众所尊,世出世愿皆圆满。”
塔门前矗立明代增建巨石照壁如屏,长8.23米,厚1.1米,高4米。正面镌刻“连城山水”。2011年,康僖寺南禅寺正式挂牌国家5A景区,希望康僖寺南禅寺能继续使命必达:庇护楚雄、护佑中国“连城山水,国泰民安!”
谢谢观看!祝所有关注支持我的好朋友们福寿绵长,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