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他们预测许多该事件的这时候,一定要考量那个该事件所相关联的下层方法论有什么样。就像大树生长一样,下层的树干向东生长,上面的枝丫再怎么生长也不会长到西面去。而对于我省而言,人口数增长,经济发展,和平的外部环境等就是他们各种决策的下层方法论。就问你一句话,你考量过我省经济长期大幅下滑的情形吗,考量过我省忽然面临俄罗斯的那种地步的情形吗?如果你没有考量过,我觉得你对人口数大幅下滑那个事估计也没有过多的考量过。下面他们来单纯探讨一下那个事。
在此之前,我们先有一个基本统计数据数据概念:2010年新生儿1596万,2015年 1655万,2020年1202万, 2022年956万。
人口数大幅下滑的第一冲击, 只不过还不是我们第一反应的房地产。而要和新生儿直接相关的许多产业,比如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小学, 原先都是按照1500万的容量配置的,现在一下缩减三分之一乃至于未来的一半, 这些学校咋办?这些学校里的老师咋办?可以自己想一下。初次之外,幼儿奶粉,家政保姆这些产业是不是也会背后一凉?

第二波受到影响的就是房地产等产业了。理论上现在我省建的房子绝对够住了,然后人口数的拐点也意味着城镇化的结束,支持我省房价上涨的最核心的方法论已经没有了,以后我省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增长方法论从刚需房会逐步过渡到改善房;从增量竞争变成存量竞争;房价也必定从全面上涨修正为区域分化,单纯而言就是”鹤岗”愈来愈多,一线城市也会有涨有跌,学区房的方法论估计也要被打破了,因为未来大概率不是学生选学校,而要学校抢优质生源。总之,现在房价上涨是因为房子绑定了许多城市资源,而随着这些资源的载体——人。当人已经开始不足的这时候,那个方法论链条就打破了。这里会得出另外一个推论,城市的抢人大战会愈来愈激烈,因为从城市的角度,老人是负债,青年人才是资产。城市户口也是同样的方法论。(温馨提示,这是放到未来二三十年尺度的态势,不够成投资建议)

* 深度影响 *
上面他们都是探讨的产业层次的影响,让他们把视野放大一些,从经济格局的视角看一下那个问题。
不晓得我们有没有考量过一个问题,我们都说市场经济就是供需关系的总和,那么这里面供和需哪个更重要呢?答案是需求!当年英国为啥要发动鸦片战争呀?还不是因为要打开清朝的市场,给英国的工业品一个倾销地。需求就像一块磁铁那样,吸引的生产商们竭尽脑汁的去降低成本,去改善品质或者去弄虚作假,而利润是对生产商行为的正负反馈。前提是有需求,东西能卖得出去!
需求是谁的需求呢?根本还是人的需求,社会风气的总人口数收缩,也就意味着社会风气的总需求下降。这会带来两大影响,分别是国际角度和国内角度。
国际角度,我们晓得他们在和美国搞竞争吧, 这是老二和老大的竞争,说你死我活也不为过。他们凭借的最大的底牌是啥呀,一个就是全工业体系,一个就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全工业体系保证了他们的工业产品全球质量最好,生产最快,成本最低。可以吸引全球的企业来建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吊打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呢,可以捆绑美国的大公司,进而影响美国的许多决策,毕竟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多少钱呀,不是谁都能割舍的。 但这两个底牌最大的缺点就是废人,全工业体系需要的人口数是10亿级的,消费市场不用说了,有购买力的人越多越好。那万一,人口数不够了呢?

只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啥他们在和美帝进行方位的竞争,这就是本国本民族的生存空间的竞争问题,是不容妥协的。他们要想活得好,只能出海,只能向海外寻求市场与原材料,然后进一步棋增长。只有增长才会给国内带来利润,做大蛋糕。而市场是别人给你的吗,从别人那里抢来的!
话题说的有点远,回到正题,可能现在他们还不觉的,但人口数大幅下滑真的是会影响深远。我估计很快北欧国家就会以”促再婚”为中心颁布一系列经济政策,因为再婚率这事,按现有工业国的经验,只要降下去就没有回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