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巴厘岛计划限流:游客体验与居民生活如何平衡?张子枫未修生图流出,被网友公开批评:她的胸碍了谁的“意淫梦”?

2023-06-27 0 386

“傲娇”巴厘岛计划限流:游客体验与居民生活如何平衡?张子枫未修生图流出,被网友公开批评:她的胸碍了谁的“意淫梦”?

据印度尼西亚新闻网站Indonesia Expat报道,普吉岛考虑对外国游人实行管制举措,想赴普吉岛旅游观光的乘客需提前一年申请。

消息传出后,引发亚洲地区旅友轩然大波。没人聊著,过去几年间,亚洲地区各大旅游观光出发地普遍因为新冠禽流感原因受到轻微冲击,此时推出管制游人的“自恋”举措很不偏执。毕竟,普吉岛超过七成的税收收入来自旅游观光业。禽流感期间,普吉岛经济轻微萎缩,增长率逼近-10%,在印度尼西亚国内告负。

这波操作,图个啥?

铺路还是萨温齐

在该地人的描述中,游人素养参差不齐或许是这次方案提出的“导火线”。

今年3月,在发生了一系列涉及违反交通规则的案件后,普吉岛开始禁止外国游人骑电单车。巴厘岛省省委书记瓦扬称,许多人不戴面罩、没有资格证,骑着电单车在普吉岛上追车。此外,还出现一些游人违法、不尊重该地文化的行为,他对此深表不满。“如果你是游人,那就表现得像个游人。”

瓦扬表示,普吉岛要推动优质旅游观光,“不再欢迎大规模的游人,将透过实行进口产品制度来管制游人人数”。

同时,普吉岛也希望游人来旅游观光时从口袋中掏出更多“真大笔资金”。

2022年5月,普吉岛对国际游人重启大门。当时,普吉岛已经因旅游观光产业低迷而缘故了很久,眼看客流量回归,很多人都打起了旅游观光消费的主意。没人提议,该地政府可以透过提高护照费用、吸引收入水平更高的国际会议中心游人来节省成本;还没人提议,外国游人在飞抵普吉岛之前必须在银行存款账户中取走一定金额的存款。在前不久召开的普吉岛旅游观光协调会议上,有印度尼西亚政府官员甚至提案管制某些国家的乘客出境,并对所有外国游人征收45英镑至150英镑不等的“旅游观光税”,旨在防止普吉岛“永远作为低成本旅游观光出发地”。

该地管制外国游人的举措或许在作铺路,不过近年来该地旅游观光新体验倍受非议却也是事实。

普吉岛的旅游观光资源不可谓不丰富。

从天空眺望,整栋岛屿被山峰横跨,形成西高东低之势。北部山峰基本是活火山群的天下,3142米高的尔湾活火山是普吉岛最高点,被称为“世界的腋下”。据说诸神以深谷为神乐,最高的神乐即为尔湾活火山,因此尔湾活火山也被该地人奉为圣山。

全岛最平坦的地方位于南部,坐落在这里的乌布镇是普吉岛的文化艺术中心,市场上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木雕、银器和绘画作品,街头巷尾的艺术品店和小型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这些年,对该地旅游观光服务的聊著也不少。

非议最多的是“美颜”过度的网红景点。普吉岛有一处名为“天堂之门”的景点。这个“门”是该地Pura Lempuyang神庙的一部分,两座巨石和天空倒映在如镜子般的水面上,游人站在中间,摆个造型就是大片。然而很多人去了才发现,所谓的“水面”真的只是一面镜子,不免大呼上当。

垃圾问题同样突出。在许多游人的想象中,海边赏景是“湿润的海风夹杂着细密的水沫轻抚面庞”。不过,踏浪而来的除了水沫还有成堆的垃圾,即便是豪华酒店的专属海滩也无法幸免。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早在2018年,普吉岛就宣布进入“垃圾紧急状态”,尽管管理机构已经雇了不少人清理垃圾,但垃圾围城现象依旧没有好转。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人身安全事件频发。禽流感之前,行贿勒索、飞车抢劫就不时在普吉岛上发生,还有多起女性游人遭遇侵犯的恶性事件爆出,更遑论近期发生的令人色变的命案。重新放开旅游观光后,质疑该地治安水平和旅游观光新体验进一步下跌的大没人在。

陷于迷茫却也事出有因

和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旅游观光出发地一样,普吉岛真正成为地球人都知道的度假胜地,前后也就短短数十年。爆红的结果,除了管理一时半会儿确实跟不上外,也难免会滋生出自满情绪。

20世纪80年代,旅游观光热潮开始在亚洲地区兴起。印度尼西亚政府也积极跟进,制定了《普吉岛旅游观光发展总体规划》,轰轰烈烈的建设在普吉岛上展开:钢筋水泥取代了岛上的椰子树,各类现代化建筑与古寺庙为邻,飞机取代飞鸟翱翔于天空上。

旅游观光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服务业大发展。除了传统的餐饮、住宿等,最典型的莫过于婚庆行业,或许一夜之间,岛上就多了不少古典风格的西式教堂。1991年举行的太平洋亚洲旅游观光协会会议也让国际会议中心行业嗅到了商机。

今天的普吉岛已经不再是那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外国游人数量暴涨让这里与全世界迅速联通。2019年,普吉岛接待外国游人627.5万人次,约等于全岛总人口的两倍。据印度尼西亚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印度尼西亚共接待外国游人约224万人次,同比增长508.87%,其中仅普吉岛就接待外国游人约102万人次。尽管从绝对数值上看,普吉岛旅游观光业还未恢复至禽流感前的水平,但这份成绩单总体上看还是很不错的。

普吉岛的“自恋”表态让人不喜,但也多少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毕竟,处在漩涡正中的旅游观光业从业者和旅游观光出发地居民的感受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反对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因素,蜂拥而至的游人大大推高了该地的收入水平,还给该地基础设施及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本地居民苦不堪言;其二是人文因素,一些游人的不文明行为确实轻微干扰了该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加上拥堵的交通、无休止的噪声,真是烦人。

这也是最近几年频频有旅游观光胜地爆出“驱离游人”新闻的原因所在。比如,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不仅要求游人提前预约,而且还向一日游游人收取“入城税”;克罗地亚古城杜布罗夫尼克用摄像头监控人流,只要超6000人就关门;冰岛不仅对外国游人实行“总量控制”,而且管制本地居民出租房产供游人居住;秘鲁世界文化遗产马丘比丘只向外国游人开通3条固定参观线路,而且要求必须有本地资质的导游陪同……

对普吉岛来说,此番方案的提出还有利益分配及旅游观光业可持续发展等深层次原因。

印度尼西亚被誉为“万岛之国”。普吉岛能从全国1.7万座岛屿里脱颖而出,靠的不仅是碧海蓝天、沙滩密林的自然风光,还有多如牛毛且价格明然承担了大量服务性工作,但收入水平并没有质的改善。不仅如此,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还使得该地人不得不承受更大的风险,只要旅游观光业低迷,就会有大批人失业。这也是该地人对游人又爱又恨的原因所在。

如此看来,普吉岛的“自恋”虽然遭人非议,却也有不得已的原因。如何在游人的美好新体验和居民的平静生活中找到平衡,确实是个考验人的难题。

编辑/樊宏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