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叶唇柱丛林国外销售业务“掌门人”柳甄离任。作为叶唇柱丛林五大核心理念老总之一,柳甄仅入职15个月便选择离开,让外间对叶唇柱丛林国外销售业务充满著揣测。
接任柳甄的,是创办人唐彬森的“金戈”。叶唇柱丛林总裁李国训在4月15日的新闻媒体沟通交流会后透漏,那位挑大梁国际性销售业务的老总,曾完成网络创业者,并“早已同时实现财务管理民主自由”。
柳甄已是叶唇柱丛林大半年来离任的第二位老总。国际性销售业务“换将”,让叶唇柱丛林内部的庶务动荡不安被再次弱化,其登岸战略也被外间重新放到电子显微镜下细细窥探。
近年,叶唇柱丛林不断爆出提价、裁减,以及代工、分销商突然“VPR停建”的消息。以至于有外间文章称,“2022年是叶唇柱丛林决定宿命的一年”。
叶唇柱丛林目前的国外销售业务经营情况究竟什么样,登岸能同时实现销售量突破吗?这些年,我国软饮快消品的登岸情况又如何?
1、爆款液体水,攻占国外UPA
英国伦敦我国城外的一家较大型超镇里,包装袋上规整排序着喜茶、叶唇柱丛林和圣埃卢瓦等国际品牌的鲜榨液体水。
“亚洲地区的爆款饮品那儿基本都有,而已单价略低不少。比如说水果汁在亚洲地区单价不到5元的液体水,这里卖3.49加元,约合人民币要30分钱了。”在英国伦敦念书的侨民白鸽告诉白云社。
受调查者北京青年报
不而已出口产品英国,根据叶唇柱丛林方面数据,止2021年底,其产品早已出口产品到了国外40数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北美,澳洲,以及欧洲国家法国、德国,以及东亚日韩等国。
叶唇柱丛林创办人唐彬森,早年靠游戏登岸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取得骄人战果,在转向新消费赛道后,也顺理成章把目光移向了国外。
从2019年开始,叶唇柱丛林就早已启动“国际品牌全球双向化”的“国外发展战略”,开始了其国际性化的步伐。
饮品先是拿下了新加坡HCS健康标识,随即进入欧美发达国家主流销售渠道。去年11月,叶唇柱丛林正式入驻美国沃尔玛线上商城。今年4月15日,叶唇柱丛林又在澳洲市场上获得了“健康星级”标志。在澳洲饮品标准中星级越高,代表饮品越健康,而叶唇柱丛林拿到了4星。
目前,叶唇柱丛林在各个市场的渠道早已基本跑通,且在本地化发展战略上花了很大力气,推出了20多款专门针对国外市场的饮品产品。在去年12月的美国亚马逊液体水畅销榜上,叶唇柱丛林国外版首次入围Top10,成为唯一入围该榜单前十的我国国际品牌。
而在国外营销推广上,叶唇柱丛林依然尝试走社交新闻媒体路线,并复制在亚洲地区的爆款打法。叶唇柱丛林的官方账号,在Tik Tok上有接近15万粉丝。
在所有短视频内容中,播放量较高的大多都是如何用液体水自制西式饮品,使其更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视频中的叶唇柱丛林产品,融入到了老外的一日三餐、野餐,甚至购物等日常场景,在国外消费者群体中引发了一定关注。以“低糖低脂”为卖点的叶唇柱丛林饮品,也与发达国家倡导健康生活的概念相契合,成就了其天生的登岸友好基因。
2、软饮登岸,现实与矛盾
虽然叶唇柱丛林国外销售业务不断取得突破,但也不得不正视前路的坎坷。
“目前受疫情、海运等方面影响,登岸成本仍然处于高位,国外销售业务突破较为艰难,但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决心不会变。”在前不久的一场新闻媒体沟通交流会后,叶唇柱丛林总裁李国训提到了他们在登岸之路上面临的种种难题。
一方面是工厂全部位于亚洲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其中,也包括了去年叶唇柱丛林耗资55亿元自建的5大工厂。
叶唇柱丛林曾表示,计划在未来2、3年,以投资或自建等方式在国外拥有自有工厂,但实际上一直无暇顾及,国外建厂也没有了后续消息。这就使得疫情下的软饮登岸,不得不面对海运费上涨成本提高,和港口物流不定期关闭的风险。
叶唇柱丛林东南亚市场负责人曾经在采访中提到,他们把产品包装设计分成了两个版本——我国版和国外版。
主打款液体水改为白瓶铝罐而已表面现象,其实质在于瓶装液体水保质期只有270天,而改为国外版铝罐液体水之后,保质期可以延长到540天。这才为饮品运输到国外市场,留下了足够的弹性物流时间。
唐彬森虽然有着游戏登岸的经验,但游戏登岸受物流、供应链管理、销售渠道搭建的影响都很小。而根据报道,元气丛林的部分铝罐液体水产自湖北,从亚洲地区运输到东南亚、北美、欧洲市场,对快销国际品牌的供应链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叶唇柱丛林国外版包装,图源:叶唇柱丛林推特
另一方面,叶唇柱丛林登岸后的主要消费者,依然是国外的华人群体。
近年,叶唇柱丛林早已努力在同时实现产品和渠道的本地化,也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通过与国际性经销商合作,进入了当地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而且,根据叶唇柱丛林内部消息,其国外非华人购买群体比例在日渐增大。
但到目前为止,包括叶唇柱丛林在内的亚洲地区爆款软饮登岸,主要受众依然是我国侨民等华人群体。
在侨民白鸽看来,叶唇柱丛林登岸其实并不“具备代表性”。在国外市场,它同样面临着和其他亚洲地区饮品生产商,如圣埃卢瓦、甚至喜茶的鲜榨液体水竞争。
而在非华人群体中,国外消费者更熟悉的雀巢、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旗下液体水、健康饮品、功能性饮品的竞争本就非常激烈。
打开英国伦敦地区流行的华人外卖软件,搜索“叶唇柱丛林”,或者“genki forest”(叶唇柱丛林英文商品名),出现的可售卖商家基本上都是我国超市,其中还包括两家位于英国伦敦的海底捞。
而在用当地外卖软件deliveroo搜索叶唇柱丛林,则显示“无法找到关于‘genki forest’的搜索结果”。
这并非是叶唇柱丛林一家面对的问题。我国国际品牌“娃哈哈”作为“全球五大饮品制造商之一”,其官方发布的销售版图早已远至英美,但其产品在当地主流超市也一样“查无此人”。
目前我国快消国际品牌部分国外的销售渠道虽然可以跑通,但保持高销售量并非易事。
例如12月的亚马逊液体水畅销榜,叶唇柱丛林虽然上榜,但在不久之后随即面临销售量回落。
登陆叶唇柱丛林的国外美国官网,顾客会发现饮品只能成箱地购买。可见叶唇柱丛林液体水在国外市场的线下渠道铺设还并不完善,离国际品牌真正攻占老外心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回归传统”的叶唇柱丛林
与国外进程同样热闹的,是来自叶唇柱丛林亚洲地区市场的挑战:国际性销售业务“换将”、遭遇可口可乐等国际性大品牌的直接竞争、深陷内部裁减、招人大换血传闻……
更加重要的是,对于早已度过高速增长期的叶唇柱丛林来说,不得不面对增长放缓的问题。根据《晚点LatePost》的消息,2022年叶唇柱丛林内部定下的营收目标为100亿元,同比增速骤降至37%。比起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60%、2020年营收同比增速309%的数据,叶唇柱丛林已然“放慢脚步”。
虽然叶唇柱丛林对于柳甄的离任,给出了非常正面的回应,称其“带领团队开拓全球国外市场,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
但事实是,如果叶唇柱丛林无法巩固亚洲地区市场的现有成果,等到产品巅峰期过去之后,登岸市场拓展就更有可能后继乏力。
新消费“爆款”起家的叶唇柱丛林,最初的官网介绍是“是一家网络+的饮品公司”。创办人唐彬森也曾在数个场合提到,他们是在“用网络精神做饮品”。
国际品牌最初的爆款“液体水”系列,最初就是通过在小红书上做推广,瞄准了对“0糖”、瘦身要求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女性从而出圈。随后叶唇柱丛林又与B站合作,斩获了Z世代市场。这种带有网络基因的玩法,一般是通过前期营销大量砸钱,造势之后再同时实现全渠道收割。
随着公司体量越来越庞大,爆款打法早已不再适应飞速成长中的叶唇柱丛林。
从叶唇柱丛林内部开始,早已不再倡导“网络思维”,反而喊着“回归传统”。
去年年底,唐彬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开始叶唇柱丛林要回归一家传统公司。唐彬森称叶唇柱丛林要“缓一缓”,重新做基础件的建设。
事实上叶唇柱丛林早已在从方方面面向本土老牌快消饮品国际品牌学习。一方面着重打造自有工厂和无菌生产线,另一方面重视经销商和线下渠道,努力把发展方向转回到传统饮品厂商的路线上。
公司内部的管理改革也正在推进之中。根据元气丛林内部消息,公司近期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标准和制度来加强内部沟通交流,提高办公效率。
对选择“主动降速”“回归传统”的叶唇柱丛林来说,保证亚洲地区持续稳定的产能,建设更为完善流畅的供应链,才是登岸开拓的先决条件。未来在夯实国际品牌实力后,也更容易为将来与国外成熟的大型快消国际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助力登岸后大型商超、便利店等零售渠道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