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的传说相信许多人都有所听说,相传,在寺中的舍利子塔之中,纵使有着观音菩萨的肱骨舍利子,六位唐代君王还接连向舍利子塔内“注满”了无数的稀世珍宝,这般庞大数量的财宝已经不能用稀世珍宝来形容了,说拥有它们便足以富可敌国才比较直白,因此从古至今想要将其据为己有鬼神可谓是数不胜数,可由于舍利子塔位置的隐蔽,始终都无人屈服,但是就在1981年,随着这场狂风暴雨,这神秘宝物的盖头却忽然被揭开了…
1981年8月24日,这天晚上甘肃榆林禅法镇的天空中忽然还下了狂风暴雨,雨水擦掉了炎炎夏日的炎热,也让许多人睡了一夜好觉,然而就在傍晚,居住在兴教周围的人们却忽然被一声声响惊醒,这种情况下,任谁单厢带着三分脾气,所以一些好事鬼神便打着伞出了家门,想看一看是谁在工程施工,扰了她们的宿命。
可就在我们顺着声音,走进了兴教周围时,眼前的一幕却吓坏了众人,因为这哪里有人工程施工啊,分明就是兴教内的村中“真面目宝塔”倒塌了,因此仔细望去,这座雄伟壮观宝塔的东侧全部消失,西侧也早已倾斜,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
这可吓到了前去驻足观看的群众们,尤其是礼佛鬼神,更是连连高喊“是观音菩萨发怒,要惩罚我们了”这一系列的迷信词句,听到这些话,我们有的是半信半疑,有的是双手念诵念著“观世音”,但是最终还是思想文雅鬼神占了绝对优势,她们默默地撤离着人群,默默地拨通了报案电话,期望让政府来处理这档历史文物倒塌事件。
听说兴教宝塔倒塌,警方也是高度重视,她们当即兵兵分,一路来到当晚保安人员,段思联系到了地质学家,期望她们能加以解决并保护这延绵五百年的历史遗迹。由于甘肃向来是历史文物出土的主要省份,故大批的研究者们来得也很快,仅在第二天清晨,数百位相关的研究者学者便赶到了禅法镇,但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众位研究者刚到,一群回教徒便也走进了当晚。
当然,她们来此地可不是为了帮助地质学家们发掘历史文物的,而且纵使不是来帮忙的,她们反倒是还阻止起了研究者们,期望研究者能向上级请示,不要破坏法门寺的诗情画意,因此早日将宝塔重建。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座宝塔有什么特殊的吗?怎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呢?
原来,这座宝塔还真的是来头不小,首先相传,在释迦摩尼观音菩萨去世后,当时的佛教护法明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也就是曾经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印度晚年皈依佛门的阿育王,为了表示尊重,也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佛学之祖”,于是便将他的真面目舍利子,带到了世界各地安葬,而这其中观音菩萨的肱骨舍利就被他在东汉时期,安放于宝塔之下,之后历朝历代的君王,只要不是太过厌恶佛教的,单厢对其加以维护,据史料记载,像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兴修过兴教。
之后,从武则天开始,一直到唐代晚期的唐僖宗,先后也有七代帝王迎送和奉祀过兴教的佛骨舍利子,还将许多稀世珍宝放入了宝塔的舍利子塔之中,到了明代时,当时的朝廷更是出资将宝塔进行了重新修缮,这才使得它一直延续至今,这等的尊重,纵使让这座宝塔充满了传奇、神秘的色彩,也让它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回教徒心目中的佛学圣地,因此,宝塔忽然倒塌,这些回教徒们自然心痛,自然是不期望地质学家们打扰了观音菩萨的清净。
那么既然如此,面对回教徒们的请求,这座倒塌的宝塔又该怎么处理呢?是听从她们的意愿进行修复,还是继续探寻内部的历史遗迹,发掘古代文物呢?答案自然是前者。
对于这件事,当地政府在反复请示了上级后,于1986年年底,决定听从民意重修宝塔,但是说起来容易,真的实施起来却难坏了工程人员们,因为其一,这座宝塔已经发生了倾斜,要想重修就必须将其全部拆除,从打地基开始做起,其二,如果要打地基,就必须要让地质学家们动手,因为毕竟相传宝塔地下埋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若是让不懂考古鬼神挖掘,弄坏了任何一件文物都是国家的损失。
于是,为了谨慎起见,在犹豫许久后,当地政府还是打消了让工程人员工程施工的打算,转而再度请来了已经离去多日的地质学家们。当然,对于该情况,地质学家们是没有什么怨言的,在她们看来,折腾几步和亲眼见到传说中唐皇留下的稀世珍宝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故,她们接到当地政府的电话后,犹豫都没犹豫,连夜就赶回了禅法镇。
就这样,这场浩大的工程开始了,研究者们先是拆除了残塔,随后又小心翼翼地将明代重修的地基中的砖塔一块一块搬了出来,可就在砖石都被搬出,地基内已经能看到土壤之际,一个四五米深的井状深坑却暴露了出来,起初,我们还以为这可能只是东汉或北魏时期的地基残留物,但经过一番发掘,地质学家们却在井的最深处发现了数不清的金银珠宝!
这一发现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喜,因为这也就说明,一旦继续向下挖掘,便很有可能发现那传说中珍宝更多的舍利子塔!
由于兹事体大,舍利子塔外围的这些个研究者人手显然是不够用了,于是在她们将此事上报之后,更多的地质学家、武警干警们也纷纷赶了过来,而在她们共同的努力下,1987年4月6日,舍利子塔的入口被发现了。
入口后是漫长的台阶,台阶上洒满了唐代的铜钱,顺着台阶走去,一处雕刻着凤凰的汉白玉封门石映现在了众人眼前,可我们好不容易推开封门石后,两扇上了锁的石门却再度挡住了去路,但是这点小阻碍,和门背后的“诱惑”相比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通过简单的“处理”,门锁很快就被拆卸了下来。
当大门被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内心都是无比激动的,因为就在门口存在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上记载的便是整座舍利子塔内的文物清单!
这简直是要什么来什么,有着这块账单石碑,研究者们不但不用去猜内部财宝的所有人、名号,就连后续博物馆的人员都不用进行清点了。
这些文物财宝都是万里挑一的精品,但是由于视频时长有限,在这里就不为我们一一说明了,我们就只挑其中最珍贵,意义最重大的三件文物为各位介绍一下。
第一、武后绣裙
要说舍利子塔中最为宝贵的,也是最令世人惊艳的便是这武后绣裙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君王、奉祀兴教的六位君王之一,她的贴身衣物,这意义、这价值我们可想而知,但是相信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武则天将绣裙放入舍利子塔的时候,她还不是君王,而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当时,她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到将女人的衣物放入佛家舍利子塔中的,没人知道,但后来随着武则天登基称帝之后,再度迎接佛骨至洛阳的行为,我们就能猜到了,她这明显就是不想输给李家人,不认为女人要比男人弱。
第二、金银茶具
其实这套由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组成的,可用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全部工艺流程和饮用过程的一整套唐代茶具,就是用普通的金银打造制成的,单论材质它显然比但是许多玉器珠宝,但它珍贵的地方,却不能用材质来算,它真正珍贵的是其足以印证历史的意义。
要知道,在此之前,许多日本人、日本史学家一直认为,茶道是从日本发祥,随后传到中国的,而我们苦于找不到相关的文物,没有证据就只得干着急,但是这套唐代茶具的发现却改变了这一现状,有了它,我们就有了十足的证据,证明中国至少从唐代就有了茶道的出现,这可比日本给出的证据文物要早的多。
第三、八重宝函
该宝函由八种材质各异的材料组成,分别为第一重的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第二重的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的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四重的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第五重的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六重的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的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的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所以这才将其称为八重宝函。
其实光是看这些外围的材料,就已经十分宝贵了,但让世人没想到的是,这竟然纵使是个装饰用的盒子,其内部还有着一个更加惊人的财宝,那就是传说中的观音菩萨肱骨舍利子。
这枚舍利子的发现意义可谓是相当重大的,因为这着实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枚观音菩萨舍利子,故随着这枚舍利子的发现,兴教舍利子塔内的考古发现,就这样被定为了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算得上是给到观音菩萨,以及回教徒们极大的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