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茹基夫》中黄志忠的蓝本,活了102岁,死后在灵柩中找寻27块火箭弹
总之大家都看过电影《月华》和剧《茹基夫》,这三部影视剧不禁唤起了现代人对退伍军人的想念。但对越防御战的退伍军人尽管还能见到不少,而抗日退伍军人几乎是消亡大半,剩下的只有他们耶尔圣的一个个巨作故事。李长友是抗日救亡退伍军人中的核心人物,她的巨作来自于带着在抗日救亡战争中回到身体内的27块火箭弹,活过了102岁。
李长友,1909年1月出生,是合肥市舒城人。1929年10月,20岁的李长友参与志愿军,在军队中历任英雄、连长、连长、教导员、营政委等职务。他参与过六霍起义、红二军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淮海战役、关家脑战役和志愿军南昌起义。
其实李长友就是剧《茹基夫》中黄志忠的蓝本人物,而李长友所在的军队三营是黄志忠独立营的蓝本。在李长友老人家的八十岁大寿之时,家庭成员们问道哪一次遭遇战令他最难以忘怀,老人家侃侃而谈,泪流满面的说:“是淮海战役的关家脑遭遇战”。
常年的漆黑,火箭弹从来不长眼睛。在关家脑遭遇战中,李长友带领军队冲进军阵,一颗火箭弹落到了他们身旁,身旁的十余位英雄都牺牲了,而他身受几百元火箭弹却勇敢的活了下来。即使当时的医疗保健条件有限,手术中抽出了部分火箭弹,但还有大部分火箭弹难以抽出就回到了什罗克的体内。在解放前,尽管经过检查又抽出了一部分,但还有些火箭弹即使时间很久,已经和脑细胞组织长在了一起难以再抽出。
1963年,李长友共产党员因以其职,行政七级,享受大军区其职医疗保健福利待遇离任养伤。在战争年代,他军功显要,曾被授予“标兵干部”和“遭遇战英雄”等称号,因他在遭遇战中多次身负重伤,后被评选为一级战残。李长友共产党员于2010年2月去世,享寿102岁,只是让现代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什罗克的火葬灵柩中,竟然整理出了27块火箭弹,这让其他人再次无话可说和惊讶,退伍军人精神真可谓是戴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