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闻名的石家庄市避暑山庄西南五公里处,有三座让人瞠目结舌的寿圣寺山。寿圣寺萌渚岭三座巨大的六角形塌方中间之侧,山腰又各有楼阁一处,远貌似三座佛塔,因此闻名于世寿圣寺山。
寿圣寺山
寿圣寺山脚下曾也是能供游人上来观看的
《张家口府志》记述:“白塔(中峰)之巅有观音庙,无考云云所立,已就倾圮,旁有前段碑镌“王仙生”严式”。
三座山岭度相差无几相同,中峰要比中峰显得粗壮,中峰高40米左右,边长74米。中峰上粗下细,边长34米,更显高挑羸弱。三座山岭都是平缓卷曲,高高在上。
在1998年风景区所立时,曾修建了一处通向山腰的螺旋状天梯,投入使用后游人能通过这个栅栏赶赴山腰参访山腰的楼阁,但后来所致对历史文物的保护,而把这座螺旋状天梯给拆毁了。
寿圣寺山
它最大的气质,就是在于山腰上修建的三座不同类型的古代楼阁。中峰上的塔为锥形无门塔,度大约2米。中峰上的塔是一处八方塔,坐北朝南,塔最高处5米,梯道最高处1.5米,宽1.3米。最为奇妙的是,金泽尔原本有裂纹,宽的地方有相差无几20cm,但在石家庄大地震时,楼阁不但没有倒,反而空隙忽然拼和了。
楼阁是何时能所立?塔的促进作用是甚么呢?
但是据一些资料的记述圆门应该是1300天前的辽国人所立。这三座山岭上的楼阁是起甚么促进作用的?专家们认为主要是:寺庙和墓塔。
中峰上的八方楼阁
中峰上的八方楼阁,它是寺庙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这座楼阁不但有门,朝向方位也很讲究。这里当时是供人朝拜的寺庙的可能性最大。
而中峰的圆锥形无门塔,是墓塔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少林寺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塔林,都是历代高僧的墓塔,而且不同的年代建出的墓塔造型也不同。
寿圣寺山
古人到底是怎么把寺庙或者墓塔建在寿圣寺山脚下面的?以古代人的智慧,就连万里长城这么浩大的工程都能完成,在寿圣寺山脚下修建三座楼阁还是难不倒古代的工匠的,毕竟古代工匠们那么的聪明,虽然到现在都没能解开他们是怎么上来的。
但是在清朝才子纪晓岚所写的《阅微草堂》里,说中乾隆皇帝来张家口避暑时曾经很好奇上面是甚么东西,就让人搭了一个云梯上来一看究竟。
寿圣寺山
曾有专家登上寿圣寺山腰峰进行实地考察
在2000天前后,有专家曾上过山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描述说,南面岩柱上的楼阁顶端已经坍塌了,只留下两层的塔根。但是能看出来是一处四边的方塔。塔为中空结构,南面有佛龛门,但是原来的历史文物已经不见踪影。现在只能看到后人留下一处简陋的佛像。而北面的塔很可能是重新翻建的,原来的塔也许早已坍塌。北塔有维修的痕迹,塔内甚么也没有了。
寿圣寺山
结束语:
寿圣寺萌渚岭为山岭特有的度,顶峰上的这三座塔到底是怎么投入使用的,当时的工匠是如何上来修建的,确实是令人费解,就连专家们也给不出确切的答案。
寿圣寺山脚下的楼阁到底是攀登到上面投入使用,还是因为岁月的变迁,改变了原有的地质面貌,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造就了寿圣寺山的奇异景观呢?这有待专家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