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开源”应对供电紧张,创纪录热浪考验亚洲多国电力

2023-06-27 0 320

【官媒驻阿富汗、马来西亚帮办帮办记者 程是颉 冷江涛 李源欣 官媒记者 赵觉珵】去年入冬年来,破发展史纪录的寒冷“突袭”了包括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在内的很多亚洲地区北欧国家。多国相对湿度历史记录屡屡被创下并发出消暑和停水警示。为应付低温导致的用水需求上涨问题,亚洲地区多个北欧国家从“开放源码”和“IIS”两个方面侧发力,给亢奋的供电系统情势“退烧”。

多国低温预警系统

端午节期间,超过40摄氏的低温让我国华东、四川盆地一带的市民感受到酷热的杀伤力。根据我国北欧中央气象台的统计数据,去年6月年来(截至22日),全省共有183个北欧国家测站日最低相对湿度冲破月最大值,46个站冲破发展史最大值。

“节流”“开源”应对供电紧张,创纪录热浪考验亚洲多国电力

“露天”模式影响的不仅是我国。去年夏季年来,亚洲地区数处相对湿度相继“THF1”,柬埔寨、柬埔寨分别跌至43.5摄氏、44摄氏的低温。欧洲联盟气候监控机构开普勒气候变化服务部日前表示,6月初的全球平均相对湿度为有历史记录年来前两年最低。

据阿富汗《论坛快报》报导,6月20日至24日,阿富汗全省各省市遭遇低温天气情况,预计各省市平均相对湿度将比前两年高2—6摄氏,部分地区最低相对湿度达至40℃以内,极不适于乘车或工作。阿富汗北欧国家自然灾害管理处发布寒冷天气情况预警系统,要求市民减少乘车,做好防雷措施。

美联社(CNN)报导称,一场“200年回顾过去”的寒冷让东南亚地区忍无可忍。早在去年4月,马来西亚就创下了发展史上最低温的发展史纪录,相对湿度达45.4摄氏,而周边国家柬埔寨5月份也连续两天达到43.5摄氏的最低相对湿度。6月1日,柬埔寨打破了发展史上最热的6月发展史纪录,相对湿度达至43.8摄氏。报导称,再加上高相对湿度,东南亚地区的寒冷变得更加无法忍受和危险。据《马来西亚电讯报》报导,吉隆坡苏朗区的低温成分股(综合空相对湿度度和相对湿度的成分股)升到50℃以内,这是以前已为的天气情况现象,而马来西亚的很多其他省市也同样寒冷。

供电系统遭遇挑战

低温之下,市民用水需求激增,亚洲地区多个北欧国家的电网承压,出现用水亢奋情况。新加坡“8world”新闻网报导称,亚洲地区相对湿度不断创新高让许数处方电力无法负荷而出现中断事故。

阿富汗ARY新闻电视台25日报导称,由于阿富汗各省市出现寒冷天气情况,总体能源缺口已超过6500兆瓦。阿富汗电力部门消息人士称,该国电力总产量为2.04万兆瓦,而需求却达至2.7万兆瓦。《每日阿富汗报》报导称,在阿富汗拉合尔部分地区每天停水时间超过10小时。报导称,目前,阿富汗全省水电、核电设施均处于满功率运行状态,占全省总发电量的一半。由于阿富汗外汇短缺无法购买足量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不少热电厂可用的发电容量尚未全部转化为电能,成为阿富汗缺电的主要因素。近段时间来,在阿富汗首都伊斯兰堡,每天停水1-2小时仍是常态。不少本地家庭配备了应付临时停水的应急电力系统,这样停水期间仍然能够使用小功率设备照明和退烧。

寒冷来袭,工业园区密集的柬埔寨北部多个省市出现了比往年更大的供电系统缺口。柬埔寨工贸部电力调节局局长陈越河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该国北部地区平均每天面对3090万千瓦时的电力缺口,高峰期的电力缺口高达5080万千瓦时。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严重的电力短缺问题对涌入柬埔寨的制造商造成打击。

据外媒报导,由于天气情况炎热导致的耗电量激增,再加上煤炭和天然气供应的不足,孟加拉也一直遭遇着严重缺电问题,而其外汇紧缩导致燃料进口困难。据报导,缺电问题已经威胁孟加拉重要的成衣产业,该产业占这个南亚北欧国家出口80%以内。

“IIS”“开放源码”应付供电系统亢奋

应付低温带来的电力短缺,亚洲地区各国采取的手段主要集中在“IIS”和“开放源码”两个方面。

据路透社24日报导,印度计划对除农业部门以外的电力消费者推出新政策,削减白天用水电价,在夜间用电高峰时收取额外费用。在所谓的“太阳能时段”,电价将比正常水平低10%—20%,而在人们下班回家后空调使用高峰时段的电价将高出10%—20%。报导称,印度遭遇着6年来最严重的电力短缺,上述新政策的目的是鼓励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在夜间减少空调运行时间,从而降低化石燃料发电厂的压力。

在“开放源码”方面,孟加拉、印度和尼泊尔有望达成一个“里程碑式”的电力贸易协议。据《日本经济新闻》25日报导,经印度同意,孟加拉国将通过印度电网从尼泊尔进口水电。报导称,如果一切顺利,这3个北欧国家将于7月签署三方协议,将拯救孟加拉遭遇的缺电问题。尼泊尔在雨季的水力发电量比其需求量多出近30%,并且一直希望能将部分剩余电力出口到孟加拉。除了使用现有的印度高压线路外,尼泊尔和孟加拉正考虑修建一条穿越印度的专用输电线路。

出于供电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很多亚洲地区北欧国家也在开发清洁能源。路透社报导称,目前亚洲地区各省市破发展史纪录的低温凸显了电力备用供应、输电系统升级、电价改革和推进清洁能源的必要性。能源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预测,去年亚洲地区电力结构中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份额将达至28%,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风能和太阳能,两者合计将占总量的14%。

国内一家投资公司的能源行业分析师林向杰25日对《官媒》记者表示,从短期看,亚洲地区多国仍会保持传统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从中长期看,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比重预计将越来越大。但林向杰同时表示,受天气情况变化和时间变化,风电和光伏有着不稳定的特点,容易给电网造成巨大冲击,相关北欧国家需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打造更加智能、灵活、坚强的电网,同时加强储能行业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