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个人情形
男,1994穿鞘,身高174cm,体重130斤,相貌通常。
原生植物家庭成员,近四代均为贫困户,父、母年纪均50+,在家乡种地,没社会保险。
除了个1998穿鞘的哥哥,出外打零工。
因学业成绩好,小学生黄金时代始终是其它小学生家长嘴中“自己家的小孩”,也始终是家中的自豪。
2016年高中大学毕业,受“步入管理体制内是饭碗”“步入管理体制内是做官”等价值观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深入细致筹办国考,一谁知步入管理体制内。
大学毕业前年,考进了外省、跨县、某县直基层单位公务人员。
02
交友
考虑到我刚参与组织工作上工多、上工天数又少,且是在孤身一人的外省组织工作,以致性格开朗、圈子里小。
从这个角度看,靠自己,去认识女小孩的机会自然很少很少、靠自己解决婚姻大事的几率很小很小。
出于这个担心,家中动用了七大姑八大姨帮忙介绍第一类。
2017年春节期间,我上工回家乡,经长辈介绍,认识了家乡的交友第一类赵(化名)。
老实说,小学生黄金时代,我对于做媒、交友这件事是极度反感、很排斥的,认为现在都自由恋爱黄金时代了,怎么除了“媒妁之言”、做媒这一说。
可当时,因为基层单位组织工作辛苦、经常为写材料上工到凌晨。
以致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伙、在跨县他乡奋斗,难免受排挤、欺压,多种遭遇、心情叠加在一起,使得我心情、自我认知一度低迷。
使得我对于交友结婚这件事,不但没了小学生黄金时代的排斥、不愿“屈服”,反而有了一种认命、随遇而安、有所期待的心境。
觉得自己是个平凡人,有人愿意嫁给我、我能早点把婚姻大事解决就好。
来到赵家中,跟赵见面,经交谈了解得知,她比我小几个月、和我一届,家中三姊妹中排行老二。
去年大学毕业后,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在省会某事业基层单位组织工作,也始终在备考省会城市事业编。
第一次见面,交谈几分钟后,双方感觉还不错,就互加了微信。
从此,彼此间就有了后文。
03
陪考
认识以后两个多月,我们就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我更是因此走上了漫漫陪考路。
因为学习能力还可以,2017年到2019年,陪考的这两年,只要有天数,我都会去帮她复习考编。
给她分析错题、讲解思路,分享自己的考编经验和技巧,并给她打气鼓励。
因为跨县,在没在身边的时候,我都是通过电话、微信给她辅导,很多时候,哪怕到了后半夜,我都不厌其烦地给她答题解惑、分享方法。
相处过程中,两对个人因为跨县等原因,难免会有矛盾,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只要有矛盾,她通常都会马上拉黑删除我微信、包括拉黑电话,联系不上、想主动消除矛盾却心有余力不足,让跨县的我十分难受、煎熬。
很多次,一旦有了矛盾,心急如焚的我,都会那周周末立刻驱车三百多公里去当面沟通。
现在想想,都觉得会很累。
当然,也会有例外。
比如,矛盾发生后,如果正值她将要参与考试的天数,她会不拉黑不删除,立即、主动放下架子,跟我心平气和交流、消除矛盾,用她的话说是“为了有个好心情参与考试”。
现在想想,她的目的性未免太强了。
因为考试通常安排在周末,所以每次(前)女友参与考试,我只要不上工,都会从乡镇提前出发。
坐2小时汽车到市里、市里转3小时火车去省里、再坐1小时公交挤地铁去考点陪考。
包括候车转车等天数,每次去,路上都要花费10小时左右。
很多次,为了能早点抵达,我都是睡眼朦胧起床,凌晨出发、强忍着睡意赶火车。
很多次,(前)女友在考场答题,为了能给她鼓励,我一对个人在考场外默默等待……。
谈恋爱、陪考期间,作为男方,我都自觉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开销,包括吃、食、行等。
这两年考编期间,她常常是“鸡蛋不放一个篮子”。
同时报考了多个事业基层单位,共在省会市城区参与了11次笔试考试、在省会县城参与了5次笔试考试,共参与了3次面试考试。
有几次,这周刚在A考点考完,下周又去B考点备考。
当遇到两场考试天数冲突时,她都会选更好的那个基层单位、而不是相对差的那个,虽然,人才济济、更好基层单位竞争更大。
这16场考试外,因为有过“弃考”“过了笔试,觉得地方太差,没去参与面试”等情形,她曾被拉进过系统黑名单。
面对这个难题,我带她到处协调,费了很大精力才解决。
这16场笔试考试中、3场面试考试中,她失败了13场笔试、2场面试。
每次她考试失利时,我都会跑过去陪她、安慰她、鼓励她,帮她进行错题分析。
现在想想,谈恋爱的那两年,原来我始终都围着她的考试在转啊。
经过近两年的考试,考点从市城区到县里、从县里到市城区、再从市城区到市城区、从市城区到县里。
经辗转反复、多次尝试、反复坚持,不断降低标准要求和期待。
终于,2019年下半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进了省会城市某县事业编。
04
被抛弃
一面,是(前)女友考进编制。
一面,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经历借调、反复练习笔头功夫、赢得领导赏识、上级部门有岗位空缺等之后,在2019年初,成功调入市里组织工作。
本以为,两个跨县恋因为我的组织工作调动缩短了距离、(前)女友有了编制因此可以稳定下来谈进一步发展,两对个人的恋爱可以有个结果时。
谁知,2019年底,(前)女友突然以“跨县恋太辛苦了,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为由,要分手,并将我拉黑删除。
一头雾水的我,怎么也不能理解,毕竟,跨县恋这么久,没看指出过这个问题啊。
那段天数,我无法冷静、反复折腾自己,一夜之间,头发白了很多。
那段天数,我不断尝试磨合,只想等待回心转意的那一刻。
一月、两月……,在我一次次声嘶力竭挽回的过程中,天数也在飞快流逝。
两个多月的尝试中,我发出了一千多条微信、两千多通电话,每次收到的都是“对方开启了好友验证,您还不是他(她)的好友……”“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始终没有回应。
最后,我及时止损,放弃了,天数已经到了2020年初。
可是,经历这段失败的恋情,我伤害很大,真正走出来,是2021年的事情了,27岁的我,得重新寻找另一半。
原来: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千万不要去高估人性,它会让你看不懂、输得惨。
我经历的那段失败恋情,自己单方面付出那么多,在自己有编、还帮对方考编、自己付出那么多的情形下,自己说甩你就甩你。
05
我的现状
来到婚恋市场,我发现,虽然自己是公职人员,有稳定组织工作,各方面条件还算凑合。
可是,我发现,谈恋爱、找第一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1. 年纪面前,管理体制内组织工作优势有限。
无论男女,都不喜欢找比自己年纪太大的。
一个是代沟的存在,彼此沟通会比较困难。
二是普遍都有颜值控,大的、偏成熟的,无论你组织工作等条件再好,也会被“一票否决”。
毕竟,现在人都不愁吃不愁穿。
所以说,管理体制内组织工作,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限。
且更多是跟我们的年纪负相关,年纪越大,管理体制内组织工作在交友市场的优势似乎没那么明显。
你有要求,自己也有要求。
你可以以有稳定组织工作、收入旱涝保收、学历凑合等作为条件去交友找第一类。
可自己跟你条
其实也不难理解,人往高处走,趋利避害,是每对个人的特点。
所以说,要么,放低要求、早早结婚。
要么,拘泥于要求,去苦苦等待那个“对的人”,最后不自觉就大龄了。
3. 婚姻更多看家庭成员。
恋爱可以靠两对个人相互吸引,但婚姻更多是两个家庭成员的对等、匹配、吸引。
去婚恋市场后发现,所谓的“现在人都有吃有穿,结婚主要是看你这对个人怎样,而不是看你家庭成员怎样”根本是一句假话。
很多人不仅仅看交友第一类怎么怎么样,还会考虑对方的家庭成员情形。
双亲有组织工作、有社会保险,家境殷实,且自己又在管理体制内的,似乎更抢手。
所以说,管理体制内组织工作,在婚恋市场确实有优势,但前提是年纪不大、年轻有优势,且没有距离等制约、负面影响。
毕竟,人都是势利的。
各位管理体制内朋友们,千万不要觉得进了管理体制内,是婚恋市场的“香饽饽”。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你拥有的,仅仅是份组织工作而已。
作者:办公室顾问团 匿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