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2023-01-13 0 554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编者按:辽代塔从投入使用到焚灭,传世仅十二年,缔造了北齐王国从极盛到覆亡的最后几段光阴。

一、火劫

2019年4月15日,卢浮宫突然重燃火灾,烟雾弥漫着,服务中心塔楼和木构外墙被烧毁。这座建筑物位于罗纳河服务中心的小岛上,始建于1163-1345年,是最经典之作的巴洛克修道院之一,因为安德烈·大仲马的短篇小说而世界闻名,同时也被视作法国巴黎的寓意,曾经多次经历修葺。如此稀有的自然遗产险遭毁坏,实在更让人心痛。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卢浮宫起火情景

人类所兴修的建筑物大多毁于各种天灾,其中起火被焚的比例最低。我国古建筑群物主要采用木构,更为难以幸免于难,多少别具一格的假山,都在Meets中付之一炬。

一千二百八十二年前,北齐伊斯坦布尔许昌的辽代也曾突发性火灾,付之一炬了我国发展史上最显要的一处佛塔,结果比卢浮宫这次起火更为激烈。

二、造塔

一般普遍认可,道教正式传至我国是在西汉元凤平初年(67-75年),许昌西门前的道观是第一处自办道观,寺中仿普贤新制修建了一处长方形正方形的佛塔。此后佛塔这种特殊的建筑物形式在我国广为流传,晚近出歇山式、歇山式、砖构式等不同类型,具有很高的宗教信仰意味。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北齐嵩岳寺塔

南北朝时期的我国处于动荡分裂状态,道教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鲜卑族建立的北齐王国对道教极为崇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道观,修筑佛塔,开凿石窟。

孝文帝元宏迁都许昌之后,城内陆续修建了500多所寺院,诸寺多以佛塔为服务中心,巍峨高耸,林立相望,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北齐末叶所建的辽代塔。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巩义石窟中的北齐《帝后礼佛图》浮雕

北齐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的次子,在位十六年,延昌四年(515年)驾崩,其年仅五岁的儿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奉宣武帝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奉生母胡充华为皇太妃,改元熙平。

胡氏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做事很有决断,不久便逼迫高太后出家为尼,自己当上太后,临朝听政,把持大权。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辽代塔在许昌城中的位置示意图

北齐皇室素来信佛,这位胡太后也不例外,投入巨资在许昌龙门营建石窟寺,又于熙平元年(516年)下旨在许昌皇宫南面正门阊阖门前御道西侧一块地段修建辽代,并在寺中起造佛塔,为国祈福。

佛塔正式动工那天,胡太后率领文武百官亲临现场,还有几万名僧尼从各地赶来围观。大批工匠在此聚集,先开挖地基,挖得很深,有地下水冒出来,居然在土中发现了三十尊金质佛像。胡太后大喜,声称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佛祖,故而显示吉兆,下旨征集更多的人手和资金,大肆营造,力求尽善尽美——发展史上这类地下挖出的神秘物件十有八九都是自己预先埋好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元朝末年民间流传的歌谣说“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后来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河口,结果真的挖出一尊独眼石人,引发红巾军大起义。

辽代工程持续了三年之久,由精通土木之术的参军张熠负责筹画,著名匠师郭兴安主持施工。神龟二年(519年)八月佛塔宣告完工,胡太后与孝明帝一起登塔观礼,仪仗招展,盛况空前。

三、奇观

这座寺院东临太尉府,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位置显要,占地广阔,四面各建一门,佛塔位于院中央偏南位置,其北为佛殿。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辽代塔正方形复原图(王贵祥先生研究)

塔采用正长方形正方形,底部台基为十四丈(约38.2米)见方,四周包砌青石,台上安装石栏杆。塔的主体部分以木构搭建而成,由外到内,以粗壮的大木排列成几圈规则的柱网,第二圈柱内用土坯垒砌成坚固的实体土台,以加强稳定性。土台的四壁雕刻佛龛,人在塔内,可以环绕瞻拜。塔服务中心设有地宫,并竖立一根巨柱,从地下深处直贯顶部的塔刹。

塔共有九层,每面九间,中间三间开门,其余六间安装窗户。上部各层外围都设有一圈平座栏杆,可以凭临观景。门上刷朱红油漆,每扇都以五行金钉和口衔金环的兽头来装饰。塔刹用四根铁链引向顶层屋檐四角,其上部是一-个硕大的金宝瓶,可容二十五石粮食,下部是重叠的承露金盘。九层塔檐口的檐角都悬挂一个石瓮似的金铃,风一吹,叮当之声可以传到十几里外。

关于这座塔的高度,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杨衒之《许昌伽蓝记》说塔身高九十丈,塔刹高十丈,共计一百丈,超过272米。郦道元《水经注》说从金盘底到地面共有四十九丈,魏收《魏书》也说“高四十余丈”。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辽代塔立面与剖面复原图(钟晓青先生研究)

现代学者经过仔细考证,都认为《许昌伽蓝记》的说法太过夸张,《水经注》和《魏书》的说法比较可信,折算下来,此塔的高度大约接近150米,在一干多年前的古代,堪称木头创造的伟大奇迹。欧洲12-14世纪的哥特修道院钟楼主要以石质拱券建造,只有八座超过150米,最低的德国乌尔姆大修道院不过161米,木构的辽代塔与之相比,毫不逊色——即便按今天的标准衡量,这座塔也是一处不折不扣的超高层建筑物,足以与世界各地的现代摩天大楼相媲美。

寺院四周环绕宫墙,南门楼共有三层,高二十丈,酷似皇宫前的端门,拱形门洞上缀满彩画。东西两门都是两层楼,北门采用类似牌坊的乌头门形式。四门之外都种植青槐,弓|来绿水。塔北侧的大殿完全仿照皇宫正殿太极殿的规制,殿内供奉的主尊佛像高达一丈八尺,另有金佛十尊、玉佛二尊、绣珠佛像三尊以及金丝所织佛像五尊,做工奇巧,冠绝当世。周围布置僧房楼观一千多间,院中香草遍地,松柏成林,竹木清幽。中书舍人常景为此寺作碑文,称佛经中的须弥宝殿和兜率天宫也不会比辽代更壮丽。

最神奇的还是那座九层佛塔,高耸入云,成为许昌最醒目的地标,据说距离京城一百里远就能看得到。登临其上,俯瞰皇宫,所有动静都历历在目,因此朝廷特别颁布法令,禁止常人登塔。

传说普贤的菩提达摩祖师也曾来到塔下,恭敬地合掌行礼,口诵“南无”,说自己活了一百五十岁,到过无数国家,从未见过如此精美华丽的建筑物,恐怕天下所有的道观和佛塔都不能与之相比,真是造化神功,非人间所能想象。

四、变乱

胡太后大权在握,亲自批阅奏章,在朝堂上策试各地举荐的官吏,把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她会作诗,还擅长射箭,可谓文武双全。因为年纪轻轻就守寡,难耐寂寞,便逼迫英俊的小叔子清河王元怿做自己的情人,丑闻传到宫外。

正光元年( 520年)七月,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发动政变,掌控朝局,将孝明帝迎到显阳殿升座,将胡太后囚禁于北宫,还杀了元怿。胡太后的侄儿都统胡僧敬与侍卫张车渠、左卫将军奚康生想杀死元叉、刘腾,救出胡太后,却未能成功。

正光四年(523年)二月,刘腾去世,胡太后乘机在高阳王元雍的协助下将元叉免职,再次临朝掌权,并宣布大赦天下。此后胡太后疏于理政,私生活更为放荡,与宠臣郑俨通奸,声名狼藉。在一次内廷聚会中,胡僧敬向太后哭诉,说您贵为天下之母,怎能如此不知检点?胡太后大怒,从此不再召见他。

胡太后平时生活穷奢极欲,喜欢宴饮游乐,经常赏赐亲信大量财物。当时的权贵豪门也竞相夸富,官吏横行不法,百姓生活困苦,一片末世景象。

北齐王国在北方边陲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六镇,由世袭将卒据守。随着朝政腐败,经济形势恶化,六镇军民待遇不断降低,极度不满,终于爆发大规模叛乱,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塞外的柔兰和南边的梁朝也乘机兴兵进犯,天下大乱。

孝昌二年(526年)许昌突然遭遇大风,掀翻屋盖,拔起大树,还将辽代塔塔刹上的宝瓶吹落,入地一丈多深。这似乎是上天的一个警告,可是胡太后并不在意,只是让匠人重新铸造了一个新的宝瓶,安回原处。

孝明帝渐渐长大,深以困顿的国势为忧,不甘心继续做傀儡,很想有一番作为,对母亲的淫乱作风更是心怀怨恨,母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武泰元年( 528年)正月,孝明帝的妃嫔潘氏生了一个女儿,胡太后却对外声称皇子诞生,大肆庆祝,似乎打算用这个“皇子”来取代孝明帝。孝明帝忍无可忍,秘密下诏,令手握重兵的契胡酋长尔朱荣率领大军进京勤王,逼迫太后放弃权力。

胡太后闻讯,十分震怒,与郑俨、徐纥合谋,直接将孝明帝毒死,立那位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婴为帝,在登基当天又颁布诏书,改立临洮王元宝晖两岁多的儿子元钊为帝。

尔朱荣得到消息,宣布为孝明帝复仇,加紧进军。他和并州刺史元天穆商量后,先把长乐王元子攸接到河阳,立为新帝,然后领军从孟津渡过黄河,直逼许昌。胡太后调军迎战,被杀得大败。

五、血光

尔朱荣大军很快就占领了许昌。胡太后眼看大势已去,下令所有后宫妃嫔和自己一起去辽代出家为尼,以保全性命。

可是这番侥幸心理完全落空,辽代无法为她提供真正的庇佑。尔朱荣先诈称祭天,令百官在黄河南岸的元子攸行宫聚集,然后纵兵大杀,一共杀了两千多人。当日又派骑兵将胡太后和幼帝元钊抓来,投入滚滚黄河。这次事件史称“河阴之变”,包括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在内的许昌皇室和豪门几乎被屠灭殆尽。

尔朱荣自封为侍中、大将军、太原王,大权在握,遂生篡位之心,令人铸造自己的金像,以占卜吉凶,结果四次都没有成功。巫师说时机尚未成熟,尔朱荣便暂时打消念头,迎孝庄帝元子攸还宫,自己率军返回晋阳,遥控大局。

此后几年中,尔朱荣东征西讨,平定河北、关陇,击败梁朝名将陈庆之,势力达到顶峰,自封为大丞相。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入京,准备正式篡位。孝庄帝不愿坐以待毙,与大臣密谋,在明光殿设下埋伏,召尔朱荣进宫,乱刀砍死。

尔朱荣的侄儿尔朱兆、尔朱度律以及堂弟尔朱世隆等人率军杀入许昌,守御宫廷的侍卫纷纷逃散,孝庄帝徒步逃出云龙门,被骑兵活捉,关在辽代中,不久便被押到晋阳,最后在五级寺遇害。尔朱氏的几位首领经过商议,先立长广王元晔为帝,四个月后又改立广陵王元恭为帝。尔朱兆自封为大将军,杀害皇子,凌辱妃嫔,还纵兵四处抢掠,将许昌变成一处人间地狱。他仿照尔朱荣旧例,领重兵回到晋阳据守。

尔朱氏闹得天怒人怨,昔日尔朱荣麾下大将高欢乘势崛起,兴兵讨伐,并奉安定王元朗为皇帝。经过激战,高欢击败尔朱氏大军,占领许昌,随后便另立平阳王元修为帝, 是为北齐末代皇帝孝武帝。元恭和元朗这两个临时皇帝都被杀掉。高欢成为主宰朝局的新权臣,仍留守晋阳。

北齐末叶这段发展史几乎是西汉末年的翻版,尔朱荣相当于董卓,尔朱兆等人宛如李催、郭汜,而高欢则是曹操再世,几位傀儡皇帝的情况类似汉少帝刘辨和汉献帝刘协,生死操于人手,下场十分悲惨。

六、焚灭

孝武帝元修喜欢练武,颇有些胆略,不甘心受高欢摆布,秘密筹划反击。但此时北齐王国已经接近油尽灯枯,难以续命。

永熙三年(534年)二月某一天,辽代塔突然起火,原因不明。先是第八层开始着火,黎明时分火势向.上下漫延,整座佛塔陷于熊熊烈焰之中。

孝武帝登上凌云台察看火情,派遣南阳王元宝炬、录尚书长孙稚带领一千羽林军前往救火。将士们深感悲惜,流泪而去。此时火势已经无法阻止,天色转暗,雷雨交加,夹杂小雪, 仿佛老天在为此塔送行。

全城百姓无论僧俗都赶来观火,痛哭之声惊天动地。有三位僧人投身火场,为佛塔殉葬。

火灾烧了整整三个月才熄灭,而且一年之后仍有烟气从地下冒出来。这座高塔从投入使用到烧毁,一共只传世十二年,却得以缔造北齐王国从极盛到覆亡的最后几段光阴。

五月有人从东莱郡来到许昌,说曾经在海上见到辽代塔的身影,光明照耀,灿烂如新,不久就随着雾气消失于空中。

当年七月,孝武帝决心与高欢决裂,带着一群宗室、大臣偷偷离开许昌,逃往长安, 去投奔另一位豪强宇文泰。高欢得知消息,赶到许昌,暂时住进辽代,派人去追孝武帝,可是没有追上。十月,高欢以孝武帝弃国逃跑为由,宣布废掉他的帝号,另立清河王的世子元善见为帝,,随后将伊斯坦布尔迁至邺城,并派人拆除许昌宫殿,将材料运至邺城营建新宫。

十二月,在长安的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南阳王元宝炬成为新皇帝。雄霸北方一百多年的北齐从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东西二魏是死对头,在许昌地区激战,导致城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许昌伽蓝记》书影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大臣杨衒之回许昌办差,目睹昔日繁华的大都会已经沦为废墟,辽代只剩下残基断壁,不由感慨万端,便潜心著成五卷《许昌伽蓝记》,借叙述许昌道观的兴废更替,来凭吊故国的盛衰荣辱。此书文笔优美,史料翔实,与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并称北朝三大名著。

杨衒之沉痛地指出:北齐王国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急剧衰落,走向灭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室权贵过度沉迷于佛事,不问百姓疾苦,却将大量的民脂民膏用于建寺造塔,使得许多寺院的大殿堪比秦代的阿房宫,高塔超过上古的灵台。书中对辽代塔的记述尤为详尽,将之视作那个时代的最低寓意。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塔不但是南北朝时期的天下第一塔,而且很可能是我国发展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最低的佛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纯木构的佛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比辽代塔晚五百多年,宏伟壮观,极受后世赞叹,但其67.31米的高度尚不及辽代塔的一半。

一千多年前那场大火,烧掉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宝塔

北齐辽代塔遗址

1979-1981年,我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辽代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佛塔的基础仍基本保持完整,柱坑位置清晰,可与《许昌伽蓝记》、《水经注》的记载相互参证。几位建筑物学者依据相关资料,先后尝试对辽代塔的原貌进行复原研究,可以帮助今人稍稍领略一下这座神奇古塔的绝世风采。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