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ChatGPT应用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呼吁各国立即全面实施其《人工智能伦理建议》。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通过了首个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全球协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这是现有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之下的第一份全球公认的准则性文书。该《建议》是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的全球规范框架。《建议书》以“软法”的形式,结合人工智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伦理影响与各会员国的不同发展情况,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数据政策、国际合作、环境保护、性别研究、信息传播、卫生健康、文化教育及社会福祉等领域的一系列价值观、原则和行动1,形成了全面包容、可执行性强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框架。《建议书》的出台不仅将保护并促进人权和人类尊严,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治理的伦理指南与全球规范,进而在数字世界建立对法治的强烈尊重。
1
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成立于1946年,现有193个会员国和12个准会员,旨在通过促进各成员国在教育、科学、文化和交流方面的合作来增进世界和平和安全,以达到对公正和法治的尊重与人权及人类自由的保护。《建议书》即是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the Ethic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COMEST)的基础上任命特设专家组拟定完成。在整个起草过程中,教科文组织及其相关委员会会同各成员国就人工智能的定义、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与伦理监管展开讨论并形成两份草案,最终在两份草案的基础上审议通过《建议书》的最终文本。2
《建议书》围绕数据、算法的预测和决策及其对人类尊严、基本权利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现实影响与潜在威胁,提出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多重价值观、原则和行动。其中,价值观是《建议书》确立的伦理规范的核心,也是指引各成员国构建伦理规范和采取政策行动的道德理据;原则是对各项价值观具体内涵的进一步阐释,也是指导采取政策行动的有效凭据;行动则是对价值观和原则的具体落实。价值观、原则与行动三者相互依存,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范式,对有损人类尊严与福祉的潜在行为起到有效防治作用,也对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框架的构建作出指引性设计。
(一)价值观
《建议书》从造福人类、个人、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几个方面提出了四项人工智能伦理价值观: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人的尊严;促进环境和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确保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人们生活在和平、公正与互联的社会中。Gabriela Ramos女士评价该四项价值观是《建议书》的关键要素,对于应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重要社会挑战至关重要。3
首先,《建议书》倡导将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视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核心价值观,即“在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均不得侵犯或践踏人权和基本自由或人的尊严”“尊重、保护和促进包括国际人权法在内的国际法确立的人的尊严和权利,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至关重要”。
其次,《建议书》重视集体和社会权利,以保障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任何人或人类社群在身体、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或精神等任何方面,都不应受到损害或被迫居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应促进所有个人或群体的积极参与,无论种族、肤色、血统、性别、年龄、语言、宗教、政治见解、民族、族裔、社会出身、与生俱来的经济或社会条件、残障情况或其他状况如何。
个更大的整体,当这个整体中的组成部分都能够繁荣兴旺时,整体才会蒸蒸日上。在和平、公正与互联的社会中生活,需要一种有机、直接、出自本能的团结纽带,其特点是不懈地寻求和平关系,倾向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关爱他人和自然环境。”“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的各种进程……,不得分裂个人和群体或使之相互对立,也不得威胁人类、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存。”
最后,《建议书》强调将保护和促进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与人类权利保护视同一律。一方面,认同环境和生态系统是关乎人类和其他生物能否享受人工智能进步所带来惠益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求参与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的所有行为者都必须遵守适用的国际法以及国内立法、标准和管理,减少人工智能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也必然面临科技风险首当其冲的损害。《建议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内嵌并加剧的偏见、歧视、不平等、数字鸿沟等威胁,创新性地提出了应用于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四项价值观,对于人们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系统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新型伦理问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原则
《建议书》以四项价值观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十项原则:相称性和不损害;安全和安保;公平和非歧视;可持续性;隐私权和数据保护;人类的监督和决定;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责任和问责;认识和素养;以及多利益攸关方与适应性治理和协作。该十项原则相互补充和协调,旨在人本主义的框架下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人类福祉与技术发展间的平衡。其中相称性和不损害原则从源头上奠定了风险评估与预防的基调;责任和问责从结果上规定了损害救济的情形。以下着重就该两项原则作出阐释。
相称性和不损害是《建议书》的首要原则。相称概念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思想,即正义由抽象原则调节,在双方之间成比例存在。4正式作为法律概念则见于19世纪后期的普鲁士行政制度,即“警察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维护公共安宁、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预防对公众或个人的潜在危险”。在现行法律实践中,相称性已作为比例原则演变得更加精细、准确,演化为三项子原则:适当性(suitability),要求采取的措施有助于预期目的的实现;必要性(necessity),在达到同样预期效果的方式中选择对权益侵害最小的方式;狭义的比例原则(proportionality),权衡目的与方法之关系,选择与所达目的更相称的措施。这三项内容分别从“目的取向”“预期效果”和“价值取向”三方面来规范权力的行使,5要求手段和目的之间具有明确关联,且手段适当,不应超过达到合法目的所必需的限制,从而解决利益冲突。在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所面临的冲突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人类整体利益失衡间的矛盾以及因风险不确定性所可能带来的科林格里奇困境6。对此,《建议书》将相称性和不损害作为落实风险评估程序并采取预防措施的首要原则,旨在从源头上把握风险,平衡技术进步与人类利益的天平。具体地,在证明所选择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和选用人工智能方法合理性时应遵循:(1)所选择的人工智能方法对于实现特定合法目标是适当的和相称的;(2)所选择的人工智能方法不得违背本文件提出的基本价值观,特别是其使用不得侵犯或践踏人权;(3)人工智能方法应切合具体情况,并应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7另外,人类对于影响重大、关乎生死的决定享有最终决策权。
责任与问责(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是《建议书》规定的另一重要原则。早在2016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机器人伦理的初步草案报告》中即对机器人的责任问题进行了界定:因机器人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造成的责任由行为者承担,且根据参与机器人生命周期的行为者对结果的贡献程度不同予以责任分担;同时为了确保其责任是可以被问责的,须在机器人程序层面详细记录运作路径,以提供责任人的可责依据。8也就是说,机器人对其行为、决策造成的损害后果并不承担责任,该责任由不同行为人基于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予以分担。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机器人的民事主体地位,也明确了责任的分配规则。这一观点同样在《建议书》中得到延续,即“以任何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系统作出的决定和行动,其伦理责任和义务最终都应由人工智能行为者根据其在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来承担。”“技术和体制方面的设计都应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可审计和可追溯。”根据《迈向<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工作文件》,COMEST对“责任”与“问责”做了概念上的区分,前者系主体承担不利后果的依据,具体表现为发展人工智能系统时,利益相关者需要考虑并遵循的伦理因素与法律规范;后者指主体应该承担不利后果的具体制度安排,也就是因人工智能决策、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后,行为者的具体责任归属。9《建议书》提及的责任主要为:人工智能行为者发展人工智能应遵循会员国的人权义务以及人工智能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伦理准则,并且还应促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问责形式主要为:由人工智能行为者根据其在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来承担。
(三)行动
围绕伦理影响评估、伦理治理和管理、数据政策、发展与国际合作、环境和生态系统、性别、文化、教育和研究、传播和信息、经济和劳动、健康和社会福祉11个领域,《建议书》提出了前述价值观和原则的具体落实策略以及2项监测和评估方法(准备状态评估方法和伦理影响评估方法),以支持会员国出台有限措施或开展多种行动,确保私营部门公司、学术和研究机构以及民间社会团体等其他利益攸关方遵守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或机制。
在伦理影响评估与治理领域,《建议书》支持会员国评估和回应人工智能系统的惠益、关切和风险,建立具备包容、透明、多学科、多边和多利益攸关方特性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和治理机制。其一,会员国和私营部门公司应建立尽职调查和监督机制,以确定、防止和减轻人工智能系统对尊重人权、法治、经济和包容性社会产生影响。其二,会员国和工商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监测人工智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算法及人工智能行为者的行为,并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外部审查予以适当监督,以配合开展伦理影响评估。其三,会员国和公共管理部门应对现有和拟议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透明的自我评估,包括对采用人工智能是否适当、应采用何种适当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是否会违反或滥用会员国的人权法义务等进行评估。其四,会员国、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公司应提升人工智能系统的可审计性和可追溯性,实施有力的执行机制和补救行动,确保人工智能系统造成的损害得到调查和补救。其五,鼓励会员国以《建议书》提及的四项价值观和十项原则为蓝本,因地制宜地制定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法律或战略,并考虑采用相互承认的认证机制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的柔性治理。鼓励公共实体、私营部门公司的民间社会组织设立独立的人工智能伦理干事岗位或人工智能伦理干事网络或其他机制,负责监督伦理影响评估、审计和持续监测工作。
在环境和生态系统领域,虽然大规模数据处理及算力能力的提升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但也带来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环境成本。为此,《建议书》呼吁会员国和工商企业就人工智能系统和数据基础设施对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行评估,以防止人工智能系统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此外,《建议书》还从场景化的角度考虑了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会员国应秉持相称性原则,在人工智能方法的选择上,放弃具有数据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特点以及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方法,转而使用数据、能源和资源节约型人工智能方法;或遵循预防原则,在会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的情况下,禁止人工智能的使用。
在文化、教育和研究领域,《建议书》鼓励会员国既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物质、非遗及教育、研究领域的巨大惠益,也要审查并应对人工智能系统产生的局限和风险。一方保护等。另一方面,《建议书》推动会员国以负责任和合乎伦理的方式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活动,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数据保护,即在使用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不得被滥用、挪用或用于犯罪。
在数据政增强公私营部门间、会员国间数据开放共享,也要依据国际法和国际标准,合理制定数据治理战略,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一以贯之地保障个人数据权利、尊重、保护隐私以及确保个人数据和敏感数据的安全;在自动内容生成、审核方面建立监管框架,增强信息传播的透明度、赋予用户删除内容、寻求补救的申诉机制,营造有利的媒体环境。
2
相关评论
(一)议案亮点
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是首个关于以符合伦理要求的方式运用人工智能的全球框架。它指导各国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优势,降低其带来的风险。相较于已有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框架,相关研究认为《建议书》存在如下亮点:
其一,内容层面推进人工智能治理从原则向实践的贯通转化供的指导中,“准备状态评估”工具是核心之一。该工具帮助各国确定从业人员所需的素质和技能,以确保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有力监管。建议书还规定各国应报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和实践,每4年提交一份定期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也在《建议书》发布会上表示:在《建议书》批准通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持续推进务实的评估落地工作,呼吁各成员国政府、民众和企业等行动起来践行其中的价值观和原则;11目前已有四十余个会员国表明态度,将根据《建议书》开启对本国相关领域的评估。12
其二,形式层面属于“软法”范畴,易于动态调整,利于缓解冲突。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相较于形式固定且具有约束力的公约,建议书可以根据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灵活调整,有利于促使成员国就发展前景尚不明确或利益有所区别的问题达成一致。并且,相较于概括抽象的宣言,建议书的形式更加具体,符合初步确立人工智能伦理规则阶段的现实情形,更易于为各国所接受。13
(二)潜在不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处处长苗逢春认为《建议书》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阐述和治理建议仅限定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管辖的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等职能领域。有限的研究视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也限制了其对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深度剖析。14UNESCO 人工智能伦理特设专家组成员曾毅则表示《建议书》“生活在和平、公正与互联的社会中”这一原则仅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一荣俱荣的共生关系,缺乏对求同存异、优化共生、谋求发展含义的倡导。15
3
具体实施情况
自《建议书》制定出台以来,诸多会员国包括政府部门、工商企业、人工智能技术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学术组织等公私营团体在内的利益攸关方相继与教科文组织签署意向书,共同监督和促进《建议书》在本国立法实践、治理结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的有效实施,推动实施经验与最佳案例的交流,优化《建议书》的治理框架与模型,促进会员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发展。
2022年5月,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签署意向书,承诺将与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在伊比利亚-美洲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头部公司一同监督并促进《建议书》的实施、推动经验和最佳实践的交流,加强伦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能力,促进伊比利亚-美洲尊重人权的伦理人工智能的发展。16
同期,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应对言论自由面临的数字挑战”组织了一次高级别全体会议。会议强调人工智能可以促进言论自由,也可能损害言论自由;可以用来制造假新闻、虚假信息或深度造假,但也可以帮助识别它们。进一步地,会议探讨了《建议书》的价值观、原则和政策领域如何解决隐私和言论自由问题,并提出了需要一种新的业务模型来管理和保护数据。17
2022年6月,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和教科文组织签署意向书,将联合成立一个包括该地区政府在内的区域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来审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工智能的伦理标准,共同致力于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实施人工智能(AI)伦理建议。18
202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纳米比亚政府合作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部非洲人工智能区域论坛,双方探讨了该地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伦理治理的可行建议,展示了《建议书》中的伦理影响评估和准备状态评估方法,并约定启动南部非洲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建议的协调机制。19
2022年11月,教科文组织和巴西软件公司协会( Associação Brasileira de Empresas de Software – ABES )为庆祝《建议书》出台一周年纪念日,特举行网络研讨会。本次会议上,研讨方讨论了私营部门参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重要性;教科文组织宣布在拉丁美洲成立一个商业集团,以促进并支持《建议书》在拉丁美洲地区的实施。20
2022年12月,首届人工智能伦理全球论坛由捷克共和国在布拉格主办。该论坛是一年前通过《建议书》后举行的首次国际部长级会议,旨在聚焦于“确保融入人工智能世界”这一主题,评估迄今为止该建议的实施情况并协助哥伦比亚21、墨西哥22和萨尔瓦多23等国家实施符合道德标准的人工智能创新工具。24它标志着在2021年11月通过人工智能伦理建议后,建立一个强大的国际联盟以确保全球人工智能的道德发展和使用的重要里程碑。25
2023年2月,哥斯达黎加科学、创新、技术和电信部(MICITT)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一份承诺书,双方约定将达成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包括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政策、举办研讨会、确定国家的人工智能项目等。通过该承诺书,哥斯达黎加表示将于2023年8月根据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建议书》制定一项人工智能(AI)战略。由此,哥斯达黎加将成为中美洲第一个拥有人工智能的国家政策。这一行动计划也得到了安第斯发展合作组织 (CAF) 的支持。26
同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微软达成合作促进《建议书》的实施以实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此,微软将支持伊比利亚-美洲商业委员会并担任联合主席。该委员会将通过使用建议中包含的准备和伦理影响评估工具,促进尊重人权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多利益相关方社区就建议书的实施交流经验和观点;关于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知识的产生和传播;以建议书为重点的宣传和宣传活动。此外,教科文组织和微软公司将利用其伦理影响评估工具,共同支持和促进私营部门实施该建议书的伦理原则;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影响的知识生成,论坛;传播和提高认识运动。27
2023年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部门助理总干事Gabriela Ramos汇集相关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参与各种监管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就人工智能监管问题及利用《建议书》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展开小组讨论。该小组分析了不同环境下的人工智能监管经验,并考虑各国应如何利用《建议书》所披露的11个政策领域的具体政策行动和2项能力建设工具(伦理影响评估工具和准备状态评估工具)来制定有力、有效的人工智能监管政策,确保人工智能的开发、部署和使用符合伦理规范。28
2023年3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ChatGPT应用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呼吁各国立即全面实施其《人工智能伦理建议》。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与教科文组织合作,以《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为基础,制定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制衡措施。教科文组织呼吁所有国家加入其领导的国际努力,建设符合伦理规范的人工智能。2023年12月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人工智能伦理论坛”将发布有关进展报告。
4
结语
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认知,当互联网逐渐融入人类生活,偏见加剧、数据泄露、数字鸿沟、伦理失范等问题迎面痛击,把人们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美好愿景中唤醒。《建议书》作为目前全世界在政府层面达成的最广泛共识,始终秉持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既不可因噎废食,也不能削足适履的态度,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议,为会员国展开本国的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行动”包括“政策行动”和“主要行动”。“政策行动”是《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对所提出价值观和原则的具体落实。“主要行动”是指会员国出台的有效措施,包括政策框架或机制等。
[2] UNESCO,“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Evolu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https://www.unesco.org/en/artificial-intelligence/recommendation-ethics.
[3] UNESCO,“Brainstorm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ESCO’s AI Ethics recommendation”,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brainstorming-implementation-unescos-ai-ethics-recommendation.
[4] Eric Engle, The History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n Overview, 10 DARTMOUTH L.J. 1 (2012).
[5] 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6] 英国技术哲学家大卫·科林格里奇曾指出:“一项技术的社会后果不能在技术生命的早期被预料到。然而,当不希望的后果被发现时,技术却往往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以至于对它的控制十分困难。这就是控制的困境。当技术的改变相对容易时,其影响却是难以完全预见的;而当对技术需要变动的要求变得强烈时,这种改变却已经变得非常昂贵、困难和费时了。”
[7]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
[8] UNESCO,“Report of COMEST on robotics ethics”,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53952.
[9] UNESCO,“Toward a draft text of a 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orking document”,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3199.
[10] 朱力宇、胡晓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的借鉴启示及其中国贡献——以人权保障为视角》,载《人权研究》2022年第11期。
[11] https://www.unesco.org/zh/articles/mianduiwangluoxujiaxinxihechouhenyanlunjiaokewenzuzhihuiyihuxujiaqiangshuzipingtaijianguan?hub=701.
[12] Using the UNESCO 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I to Advance AI Governance around the World,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using-unesco-recommendation-ethics-ai-advance-ai-governance-around-world.
[13] 同前注[2]。
[14] 苗逢春:《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解析与治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的教育解读》,载《中国电化教育》2022年第6期。
[15] 田瑞颖,张双虎:人工智能伦理迈向全球共识新征程,载《中国科学报》2021年第3期。
[16] Towards eth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bero-America: good business practices and UNESCO recommendation,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towards-ethical-artificial-intelligence-ibero-america-good-business-practices-and-unesco?hub=32618.
[17] WPFD 2022: Addressing digital challenges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rough UNESCO’s Recommendation on Ethics of AI,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wpfd-2022-addressing-digital-challenges-freedom-expression-through-unescos-recommendation-ethics-ai.
[18] CAF and UNESCO will create a council to review ethical criteria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caf-and-unesco-will-create-council-review-ethical-criteria-artificial-intelligence-latin-america-and.
[19] UNESCO,“Windhoek Statemen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outhern Africa”,https://sarfai2022.org/assets/documents/Windhoek_Statement_on_Artficial_Intelligence%20in%20Southern%20Africa_English.pdf;“Southern Africa sub-Regional Forum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ttps://sarfai2022.org/#/home.
[20] Webinar on the ethical principl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webinar-ethical-principles-artificial-intelligence-role-private-sector?hub=32618.
[21] Colombia, at the forefront of Latin America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ttps://impactotic.co/en/Colombia-at-the-forefront-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22] Towards an AI Strategy in Mexico: Harnessing the AI Revolution,https://datagovhub.elliott.gwu.edu/mexico-ai-strategy/.
[23] El Salvador es el primer país de Centroamérica en implementar la Recomendación de inteligencia artificial,https://es.unesco.org/news/salvador-es-primer-pais-centroamerica-implementar-recomendacion-inteligencia-artificial.
[24] First Global Forum on Ethics of AI held in Prague, one year after the adoption of UNESCO’s Recommendation,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first-global-forum-ethics-ai-held-prague-one-year-after-adoption-unescos-recommendation.
[25] Global Forum on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suring inclusion in the AI world”,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global-forum-ethics-artificial-intelligence-ensuring-inclusion-ai-world?hub=32618.
[26] Costa Rica will be the first country in Central America to have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y,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costa-rica-will-be-first-country-central-america-have-artificial-intelligence-strategy?hub=32618.
[27] UNESCO and MICROSOFT commit to promoting UNESCO’s 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I,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unesco-and-microsoft-commit-promoting-unescos-recommendation-ethics-ai?hub=32618.
[28] Using the UNESCO 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I to Advance AI Governance around the World,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using-unesco-recommendation-ethics-ai-advance-ai-governance-around-world.
撰稿 | 池骋,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实习生
选题、指导、修改 | 刘云
编辑 | 王欣辰
文章标题等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