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再度摘下“IIS”皇牌,阿里健康透过节省开支同时实现利润率丨看半年报
11月28日早间,(00241.HK)正式发布了2023财政年度后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9月30日止年报,销售收入115.01亿,环比快速增长22.9%;期中利润率1.62亿,去年前两年前两年为净亏损2.32亿,经调整后利润率3.50亿,去年前两年为净亏损2.83亿。三项分项均同时实现利润率。
财报正式发布翌日,香港股市高开,盘中曾一度涨超12%,周四收市报6.1港币,新一代总市值824.73万港币。10月25日,公布TNUMBERHK,其股价就进入了上涨商业模式,至今已经翻番。
利润率消息虽说推升市场,但从全面性净亏损到全面性利润率,2023财政年度中报透漏着浓烈的“简朴”韵味,同时公司的慢快速增长状态还在稳步。
服务费开支雷米雷蒙县负快速增长,利润率是可以“省”出来的
从上一财政年度的最重净亏损,到本次半年报的全面性利润率,的诀窍是“IIS”,开支膨胀最凶悍的是产品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
截止2022年9月30日,阿里健康产品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8.59亿,环比上升12.7%,这是此项开支首次增长速度为负,服务费率重返最低值,为7.5%,环比上升3个基点。
往后三个财政年度,其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只增有增无减。
2021财政年度,在提升直营店国际品牌名气和信用卡业务各方面加强资金投入,尤其是向新推出的医鹿App等技术创新销售业务增加了营运相关人员实用性。2022财政年度,加码新快速利润增长点,在京东生物制药馆幼体新生代国际品牌、产业布局罕见病领域、推进非处方药销售业务,并稳步加强在产品销售及营运职责相关人员、医鹿App等技术创新销售业务营运相关人员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上述三个报告期中,相关开支持续上升,分别快速增长69.1%、62.1%。
在2023财政年度后期半年报,对产品销售及市场推广服务费降低的解释是“推广及广告策略的优化”。不过,这项服务费的缩减对营运数据的影响似乎不大。截止2022年9月30日,线上直营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2亿,环比增加3000余万人。
但也要注意到,本次并未公布包括医鹿App的月活跃用户数据,作为技术创新销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在该产品的推广、研发服务费并不少。但据财经大健康此前的报道,医鹿App难逃调整命运,仅保留了部分相关人员,其他相关人员都被裁撤或调岗。
这款2020年改名重推的App,是从“卖药”向“行医”转型前进的重要一步,医鹿App主打疫苗预约、极速问诊、挂号等服务。截止2022年3月31日,医鹿App月度活跃用户数为320余万。
资金投入减少的还有履约服务费,报告期中环比上升0.5%至9.74亿,履约服务费占生物制药直营销售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7%,较上财政年度前两年的12.1%上升了2.4个基点,整体服务费率8.5%,上升2个基点。对此,称“反映了本集团在仓储、物流及客服等各方面营运效率的提升”。
另外三项服务费虽然没有环比上升,但快速增长微末,均为2015年至今最小涨幅。
行政开支环比快速增长1.6%至1.73亿,服务费率1.5%,上升0.3个基点,半年报解释为“得益于成本控制和稳步呈现的规模效应”;产品开发开支环比快速增长0.4%至3.24亿,服务费率2.8%,上升0.6个基点,半年报解释称“主要由于本报告期成本控制及研发策略优化”。
年份为财政年)
相关人员资金投入涉及多项服务费的开支,阿里健康在过去的半年时间做了“减法”,医鹿App相关人员调整必然包含其中。
截止2022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成本6.3亿,全职员工人数为1581人,较上个财政年度末(2022年3月31日)的1870人减少了289人。本报告期中,每个员工的平均成本39.87万元,比去年前两年前两年的46.06万元削减了6万多元。
开支罕见缩水,花出去的钱变少了,公司收入又在快速增长,同时实现利润率也就顺理成章,但透过节省开支达到利润率目的,绝非长久之计。一各方面,本次半年报已有三项服务费负快速增长,往后的挤压空间可能不大,另一各方面,公司的销售收入规模虽在快速增长,但增长速度却在下探,而收入快速增长是撑起公司未来的最重要分项。
稳步慢快速增长的背后,毛利率稳住了
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又技术创新低,仅22.9%,这首先要归因于其主要创收板块生物制药直营销售业务的增长速度放缓。
报告期中,生物制药直营销售业务收入100.81亿,环比快速增长24.2%,为近年来最低增长速度。2019财政年度至2022财政年度,其生物制药直营销售业务的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是91.3%、92.4%、62.5%、35.5%。
直营销售业务为用户提供处方药、非非处方药药品、保健滋补品、医疗器械和隐形眼镜品等生物制药健康服务,该销售业务依托于阿里巴巴的整个生态体系,入口多但也很分散,涵盖了来自京东、淘宝、支付宝、淘宝特价版、饿了么等阵地的消费者。
直营销售业务占总收入比重达87.7%,收入增长速度的放缓必定带动公司整体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乏力。有一点需要注意,直营销售业务中的非处方药部分也开始了慢快速增长,这或许是膨胀市场资金投入后最直接显现的影响。数据显示,非处方药部分期中收入快速增长46.2%,这一增长速度不及去年前两年前两年的127.3%;慢病用户数730万,环比快速增长46%,去年前两年前两年增长速度为170%。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在供应链能力各方面,在杭州塘栖镇营运的亚洲最具规模之一的数字化单体药品仓“杭州塘栖仓”投入营运,使得日均最大发货能力可达到100万单,这完善了公司智慧供应链体系。根据半年报,得益于数字化营销能力的加强和定价能力的改善,在报告期中,阿里健康整体毛利率没有出现下滑,与去年前两年持平为20%。
另外,占比8.7%的生物制药电商销售业务在2023财政年度上半收入环比上升1.0%至10亿。该销售业务包含京东生物制药平台和新零售商业模式两部分,主要依赖京东生物制药馆创收,增长速度放缓早已定调,2022财政年度仅环比快速增长1.6%。
奇怪的是,在本次半年报中,将小鹿中医电商平台销售业务整合进了生物制药电商平台销售业务板块,但这却没有为该销售业务的快速增长带来正面助力,这或许与医美和其他非药服务被划出有关。目前,医美和其他非药服务已经归属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
在的三大销售业务板块中,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销售业务包含医疗健康服务和数字化追溯两部分,目前快速增长最快,截止2022年9月30日,收入4.19亿,环比快速增长74.9%,去年前两年前两年该销售业务增长速度在14%左右。
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销售业务主要是透过淘宝、京东、支付宝、医鹿App、高德、钉钉、盒马、夸克搜索等终端为用户提供包括中医、体检、核酸检测、问诊、挂号、疫苗、口腔、心理、视光、护理等在内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
报告期中,与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合计近18万人,环比增加了4万余人。从收入端来说,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销售业务体现的是“卖药”以外的“行医”变现能力,虽然,这一销售业务板块当前增长速度最快,但占比仍然不高。2023财政年度上半年,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销售业务总销售收入占比为3.6%,较去年前两年提升了1个基点。
对来说,其实还有比利润率更难的问题,即用户转化。有电商基因,“卖药”也是其销售收入支柱,这一强标签无法摘除也不必摘除,只是以前依靠多入口信用卡业务做生物制药电商生意的逻辑已经不能带来销售业务更强劲的快速增长,仍需要在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继续下功夫,透过问诊等服务留住用户,进而同时实现用户转化。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孙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