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园节流过冬,打起了理财投资者的主意

2023-01-05 0 513

  文/黄鹄财经 忠君会

  政策利好频现之下,地产商们也在至暗时刻迎来了黎明,流动性获得支持的同时,赔付地产商的负债并购工作也按下了“快进键”。

以碧桂园为例,自2021年11月年赔付以来,透过促销售、抓资金回笼,加快项目金融资产处理资金回笼等,目前其已有约57%的投金融资商品透过铜器和钱款等偿付形式顺利完成了偿付。

12月25日,碧桂园集团子公司hinet发布关于修正投金融资商品偿付计划的公告,其称,当前经济大环境和房地产业市场走势的探底回升仍需时间,为保障全体人员创业者合法权益,尽快顺利完成偿付,结合集团子公司的经营现况,从即日起将修正偿付计划。

  偿付范围为碧桂园集团子公司及辖下子公司发售的所有基金、或非融资计划商品等投金融资商品负债。

此前一个月,市场就有消息爆出,碧桂园拟对全境负债展开整体装箱并购,正在与全境创业者逐个沟通交流,洽谈并购计划,涉及的全境ECB负债总额约为116亿元。

去年12月,中国碧桂园针对理财商品欠费得出了三套相关偿付计划,主要包括钱款分期付款偿付、铜器金融资产偿付,并承诺财富商品即将到期的本金和本金,将会两分不少地不予偿付。

  据偿付计划显示,创业者以每月投金融资商品为单位,可以任一优先选择三种计划展开偿付,或者组合三种计划偿付,并允诺尽快处理金融资产偿付。

  修正偿付计划

依照碧桂园各方面披露的修正偿付计划,在偿付数额各方面,截止12月25日,合同签订合同仍未偿付的投金融资商品本金及相应已产生本金,碧桂园集团子公司及辖下子公司发售的投金融资商品负债,从即日起停止次序捷伊本金。

偿付形式上,钱款偿付形式各方面,截止12月25日,投金融资商品首次即将到期后,且依照原偿付计划,200万以上20%未顺利完成偿付的,碧桂园集团子公司将在未来6个月内分笔顺利完成偿付;一般而言创业者累计股权投资本金余下50万元以上的,该集团子公司将分期付款分笔不予偿付。

铜器金融资产偿付形式各方面,碧桂园会持续提供铜器金融资产供创业者优先选择,创业者所持股权投资余下本金对应的债务人补回房地产业类铜器金融资产的定金,铜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写字楼、公寓楼、商业、写字楼、停车位等。

创业者在优先选择以铜器金融资产偿付后仍余下少量银行存款的,该集团子公司将依照资金外流情况,依照创业者铜器金融资产偿付的天数及一般而言创业者余下股权投资本金数额,Caroni次序单证偿付,不再次序支付本金。

  同时,原有重疾等紧急支付计划保持不变。

去年12月初,中国碧桂园为旗下理财商品欠费首次提出“钱款+铜器”的偿付计划 。创业者以每月投金融资商品为单位,可以任一优先选择三种计划展开偿付,或者组合三种计划偿付。当时,中国碧桂园的理财总额约60亿元,涉及创业者约1500人,内部员工及亲友推荐669人。

制定的三种计划中,钱款分期付款偿付各方面,本金银行存款200万元以上的,商品即将到期后分6个月偿付;本金银行存款超200万的,200万以上部分,商品即将到期后先按6个季度偿付60%。此后,连续三个月将余下40%的本金偿付完毕。截止2024年5月尚未顺利完成全额偿付的本金,在2024年5月全部偿付完毕。

  至于本金,投金融资商品在合同签订合同期限内的本金按合同签订合同计息支付。对于延期偿付的本金,依照年化6%利率向创业者支付延期本金。

铜器资产偿付各方面,碧桂园各方面曾披露,用于偿付的铜器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集团子公司旗下项目子公司可用来偿付投金融资商品的物业,主要包括写字楼、公寓楼、写字楼、商铺及停车位,总货值不低于90亿。

最新公告中,碧桂园集团子公司称,捷伊偿付计划是集团子公司基于自身兑付能力和资金回笼实际情况,反复研究制订的切实可行、旨在保障所有创业者合法权益的最优计划。

  积极化债

碧桂园的负债危机始于去年11月,当时,中国碧桂园旗下理财商品出现欠费偿付,由于流动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2022年1月,碧桂园正式宣告无法支付美元票据即将到期本金。因未能按期刊发2021年业绩公告,中国碧桂园于4月起停牌至今。

幸运的是,赔付一年有余,多次成功展期的碧桂园在全境ECB尚未出现负债违约。例如,一笔今年7月份到期、发售规模18.2亿元的“21碧桂园债”已获股权投资者同意展期一年偿付本金,一笔9月份即将到期的15亿元“19碧桂园02”也成功展期一年。11月,一笔8.16亿元的ABS本金获展期一年。12月,碧桂园还计划将“21碧桂园债”延迟第一年度本金偿付。

  为了增加资金流动性,中国碧桂园已陆续出售、转让、退出香港、澳门、广东阳江、浙江湖州、江西九江、福建漳州等多处金融资产。旗下碧桂园健康更是被二度摆上货架。

12月5日,碧桂园在官网发布了一则招标文件,招标出售碧桂园健康生活集团子公司有限子公司(碧桂园健康)股本中217,148,750股每股面值港币0.01元的普通股,相当于截止招标文件日期碧桂园健康全部已发售股本的29.9%。

其中提到,投标者必须是由国家或政府全部或部分拥有(不少于30%)和控制的实体。而在去年第一次计划出售时,碧桂园集团子公司还曾计划将碧桂园健康55%股权摆上货架。

碧桂园各方面表示,此举是希望加速引进国企战投,推动子公司规范治理提升,实现中国碧桂园、碧桂园健康尽快复牌;而推动碧桂园健康复牌也为配合中国碧桂园整体负债并购所需。

此前据市场消息,今年1月底,山东某国企就表示有意入主中国碧桂园,该子公司在年中顺利完成尽调后离开,截止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动作。中国碧桂园表示,其与潜在股权投资者保持着经常对话,但尚未与任何有关股权投资者订立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旧改项目一直是碧桂园引入战投的重要筹码。碧桂园此前曾披露,截止2021年底,其土储中未售面积接近3000万平方米,未售货值约3000亿元,另有一大批已获得开发主体或前期服务商资格的大湾区城市更新项目,估算总货值达8000多亿元。

奥园节流过冬,打起了理财投资者的主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