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宁畅正式发布浸式水冷伺服器 PUE大力大力推进步入≤1.05黄金时代
充斥网络化结构调整、数实结合民主化的急速大力大力推进,全社会对INS13ZD需求愈发急迫,预计每月将以20%以上的速率增长。INS13ZD基础建设建设大力大力推进大力推进,网络系统规模持续扩大,与之相较的,网络系统可再生能源消耗也在急速提高,在“双碳”目标与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力需要下,绿色生态低碳正式成为网络系统行业产业发展趋势。
作为IT电子设备以外的最大耗可再生能源,压缩机正式成为关注关注点。数个供应商为此进行深入探讨,在高效率压缩机各方面实现了数项冲破。在2023宁畅“无与伦比淡定 T5250排序”正式见面会上,宁畅科技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全称宁畅)正式发布的业界 第一款如前所述第三代AMD® 至强® 可扩充CPU的浸式水冷伺服器B7000,在PUE值各方面可实现≤1.05,充斥其未来应用领域的激增,将正式成为推动网络系统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
图:宁畅浸水冷伺服器B7000
+
浸式水冷
为无与伦比操控性与极高效率能借力
水冷又主要分为浸式水冷与冷机械式水冷,其中,浸式水冷为直接加热,具有高效率能、高投资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其更适合于要求无与伦比操控性的网络系统。不过,浸式水冷由于研制技术难度大、末期资金投入高等师范原因,应用领域与商品化还处于相较晚期的阶段。
这一情况下,宁畅本次面世的 B7000将对整个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其 配备了第三代 AMD® 至强® 可扩充CPU ,多方位的冲破技术创新保证了产品的高效率能,减少了网络系统的网络管理生产成本,在云排序、高效率能排序等情景拥有着宽广的发展前景。
据宁畅科技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赵雷介绍:B7000通过采用浸式水冷技术,带来了无与伦比淡定节能。浸式水冷技术极大提高系统换热效率,功耗减少30%,网络系统PUE≤1.05;无风扇设计保证了低躁静音,整机可支持高环境温度35℃可靠运行,可兼容多种电子氟化液,安全性、灵活性等均得到大幅提高。
同时,B7000是 自主研制设计,产品使用更便捷高效率省力。TANK集成供电、网络于一身,一体化部署省时省力;免工具维护设计则让外围部件能更好地实现快速拆装,极大地缩短网络管理时间;机械臂吊装可实现单人维护,12节点独立解耦能够单独拆卸维护,仿节点占位块设计能有效减少液体用量。
B7000还通过 智能网络管理管理的技术创新,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漏液检测技术、动态补液技术,有效保证网络系统安全;低蒸发低泄漏设计可最大程度防止加热液蒸发,年损失率小于3%;严格的元器件选型,使其可支持浸泡90000小时以上;自动&手动流量调节模式的结合,使得最高流量控制精度可达0.1 LPM。
总结
多各方面的冲破,使得B7000 能为网络系统节能提供有效支撑,将推动INS13ZD的高效率绿色生态化。
+
冷机械式水冷性价比提高
适用于普遍性需求
水冷的另一种主要形式—— 冷机械式水冷在近年来也 取得显著产业发展,其技术成熟度急速提高,性价比明显提高,更加适用于网络系统的普遍性需求。
宁畅在本次正式见面会上的产品也体现了这一点:
全新升级的 冷机械式水冷伺服器R620 G50 LP可全面支持冷板式水冷,且同样配备 第三代AMD® 至强® 可扩充CPU ,通过加热系统差价与CPU差价正负相抵,可让网络系统在操控性与电费上获得双重收益,极大地提高了冷机械式水冷的性价比。
图:宁畅冷机械式水冷伺服器R620 G50 LP
R620 G50 LP在数项功能与技术上做了优化,提高了冷机械式水冷的安全性与散热性。如两级防漏液机制可让漏液风险减少80%;铜铝结合冷板提高了导热效率,减少了重量,且无电化学反应风险,在保证效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安全性与高效率压缩机,PUE可≤1.12。
宁畅还提供 零改造风液混合解决方案,其核心器件为冷机械式水冷散热,能保证操控性的释放,性价比的提高;压力、流量、温度自动控制,能够进行集成化管理;风液CDU可实现冷热交换;双重冗余则可避免失效风险。
赵雷表示,大量的网络系统需要进行 压缩机改造升级, 预计2025年达到35-40%的冷机械式水冷渗透率,但存在改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师范情况,零改造风液混合解决方案便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不仅实现了高效率压缩机与高性价比,也减少了改造、建设技术难度,更适合绝大多数客户使用。
+
优化风冷在当前阶段不可或缺
水冷以外,在当前阶段, 风冷的优化也是网络系统提高压缩机效果的重要一环。
这是因为网络系统在压缩机各方面不能只考量散热效果,还受到建设、改造生产成本,布局条件等影响,在当前阶段,风冷在相关各方面依旧有其优势与可取之处。
以实际来看,想要提高风冷的散热效果,需要在整体设计、散热器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提高,以扩大进风面积、提高风压,满足网络系统压缩机需求。目前,相关供应商也展开数项实践。
以宁畅为例,其研制的 “蝶翼”散热器系统,散热面积增加42%,最大支持400W风冷散热,可支持水冷CPU运行;全新静雅盘盒设计则让进风面积增加15%,精准导流设计实现部件级精准散热,后面板精密开孔通风量实现5%提高。
数项技术、设计革新提高了风量与风压,同时,配备风冷的宁畅G50系列伺服器实现了六重减震,可完全抵消因风扇转速提高带来的副作用,进而满足网络系统高效率压缩机的要求,PUE可实现≤1.3。
由此可见, 宁畅完成了压缩机产品全情景覆盖,赵雷指出,从风冷到水冷、从伺服器到基础建设、从芯片到网络系统,宁畅实现了 产品形态全覆盖、 应用领域情景全覆盖、 配置支持全覆盖,且能够精准解决客户痛点、精准面向客户情景、精准匹配硬件规格。
网络系统高效率压缩机也需要更多如宁畅一样的企业加强对水冷与风冷的研究,通过行业的协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网络系统压缩机的产业发展,助推INS13ZD算效提高,推动网络化结构调整高质量产业发展。
• END •
【专栏】精品在读(点击步入)
原创 | 如何给网络系统“心脏”减压?
原创 | INS13ZD、绿色生态、元宇宙……2022年网络系统产业政策盘点
原创 | 是时候重新关注海底网络系统了
【专栏】东数西算(点击步入)
2022-2025年成渝地区网络系统市场供需走势分析
哪些行业需要东数西算?
国家INS13ZD网络(贵阳)枢纽“超互联”新市政技术创新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