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因与结论是世界两极化联络和不朽产业发展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公益活动是有目地的公益活动,对表达方式自然法则联络的重新认识是人类文明实践公益活动的大前提之一。能说人类文明的科学重新认识就已经开始于对表达方式的自然法则关系的积极探索。
(一)其原因与结论的涵义
一切表达方式或现像都处于两极化联络、间要之中。每一类现像都是由另许多现像引发的,它自己也必然要引发另外许多现像。一类现像对被它引发的现像而言是其原因,对引发它的现像而言是结论。表达方式、现像之间此种引发和被引发的关系是自然法则关系。
能说,对表达方式的自然法则关系的积极探索自人类文明问世以来就已经开始了。现代人必须对表达方式的自然法则联络有一定的重新认识才能进行有目地的公益活动,如晓得耕作能产卵出更多的家畜才有种植业,晓得收割能生长出更多的粮食才有农业。即使是现代人的现实生活,也是以某些自然法则性重新认识为大前提的。
当神学最初出现的时候,现代人已经远远超过对一般自然法则联络的积极探索而从事对表达方式总根本原因的积极探索了。中国古时神学中的道、气、阴阳、五行、龙虎、Kendujhar等等,被当时的神学家们看做是银河系运动变化的总根本原因。吉马其顿神学中的水、火、无穷、存在、原子、数、神性、经营理念之类,也被看做是此种总根本原因。
柏拉图的四因说(毛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地因)尽管包含了许多错误的观念,却是对所有人现像的总根本原因的比较具体的分析。海内外古时都有天道触摸的思想,它虽然是一类揣测或盲从,但仍可说是一类自然法则性重新认识。古时的语言中早已有了表示“其原因”与“结论”的涵义的词,如把因称为“故”。
《孟子.释文》说:“故,税金尔后成也。”佛教的自然法则报应或自然法则涅槃之说已把其原因与结论做为两对专业领域来使用了。《三昧经·建国大纲品一》说:“无常狸尾豆,如此这般,四世自然法则,循环更添。”这当然是盲从,所以范缜驳斥说:“良贱虽复毫不相干,自然法则竟在何方?”(《隋书·范缜传》)但这毕竟是把其原因与结论做为两对专业领域来科学研究了。
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产业发展推动了神学对自然法则关系的专门科学研究,密尔、贝克、莱布尼兹和法国唯物主义们建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法则观和决定论。他们认为任何表达方式和现像都是无穷的自然法则链的一个环节,其原因是主动者,结论是被动者;其原因是决定者,结论是被决定者。
自然界的现状是由过去的其原因决定的,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掌握现在的各种因素,也就能晓得将来自然界的状况;拉普拉斯的一段话很能代表此种自然法则观,他说:“如果智慧在某一时刻晓得使自然界活跃的所有人力量以及自然界的所有人组成部分的相对关系,并且,如果智慧非常渊博,以至于能够把这些材料加以分析,那么,它就能用一个公式来概括银河系中最大的物体的运动和最小的原子的运动,也是说,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智慧确切晓得的,它对未来的东西如同对过去的东西一样了如指掌。”
此种自然法则观否定了神的作用,肯定了自然法则关系的客观性和两极化性,但把自然法则关系简单化了。休谟从经验主义出发否定自然法则关系的客观性,康德为了回答休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关于自然法则性的先验主义观点,并把自然法则关系摆在纯知性概念的系列中,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开辟了道路。
黑格尔力图在思辨神学的范围内突破自然法则关系的机械性质,把机械唯物主义理解的自然法则称为形式的自然法则关系,把辩证法理解的自然法则称为规定的自然法则关系,认为其原因不仅是结论的其原因,而且是结论的结论;结论不仅是其原因的结论,而且是其原因的其原因。
此种思辨的说法包含一个合理的思想:不仅其原因制约结论,结论也制约其原因,其原因与结论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于是,自然法则关系便融化、消失在两极化联络和相互作用之中。
恩格斯唯物主义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用实践观点论证了自然法则关系的客观性和两极化性,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法则观。他指出:“其原因和结论这两个概念,只有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适用;可是,只要我们把此种个别的场合放到它同银河系界的整体的总联络中来考察,这两个概念就联结起来,消失在关于在两极化相互作用的观念中,而在此种相互作用中,其原因和结论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论,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其原因,反之亦然。”
这是说,不存在两头无穷的线性的自然法则链,一类现像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类运动总会产生多方面的结论,而且一类现像在此时此地是结论,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其原因。世界是一个各种现像相互作用的网络,非线性的立体。只是其原因、不是结论的第一因,或只是结论、不是其原因的最后果,都是不存在的。
对自然法则关系的客观性的实践验证,恩格斯也有一段极其精彩的说明:“单是某些自然现像的有规则的前后相继,就能造成自然法则观念:热和光随太阳而来;但是这里不存在任何证明,而且就这个意义来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很对:有规则post hoc(此后)决不能为propter hoc(由此)提供根据。但是人类文明的公益活动对自然法则性作出验证。”
接着他举了用凹镜集中太阳光引发燃烧而言明太阳是热的其原因,用射击而言明弹丸中火药的爆炸是子弹出膛的其原因。如果子弹没有出膛是否就不能验证自然法则关系的存在呢?他认为恰恰相反,这是对自然法则性的双重验证,因为整个枪支和子弹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现代人完全能检查出射击失败的其原因,从而证实了其原因的存在。
(二)其原因与结论的辩证关系
其原因与结论虽然融会在世界的两极化联络中,但对每一类具体的运动而言,它们的区别却是十分确定的,其原因是其原因,结论是结论。恩格斯说:“为了了解单个的现像,我们必须把它们从两极化的联络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而在这里出现的是不断变换的运动,一个表现为其原因,另一个表现为结论。”其原因与结论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一面,同时它们又有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一面。
自然法则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对立面的统一。结论无疑依存于其原因,其原因也依存于结论。例如太阳晒是其原因,石头热是结论,如果没有石头热及其他结论,太阳晒做为一类客观现象虽然是存在的,但在此种具体关系中却不是做为其原因而存在。其原因与结论是不可分割的,其原因是结论的其原因,结论是其原因的结论。不仅如此,其原因和结论也是相互包含的。
其原因与结论不是相互分离的两种现像,而是处于引发与被引发或作用与被作用的相互关系中的两种现像。确切地说,做为其原因的是某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就其原因和结论之间的作用与被作用而言,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太阳晒与石头热是两种现像,并不相互包含,但太阳晒所起的作用显然包含在石头热之中,而石头热做为一类潜在的因素也包含在太阳晒之中。
其原因与结论的相互转化不仅是指表达方式由于处在不同的联络中,使其原因成了结论或结论成了其原因,这实际上只是讲了其原因和结论区分的相对性。其原因与结论的真实的相互转化是指原来作用者一方变成了接受者一方,而原来接受者一方变成了作用者一方,亦即互为自然法则或相互作用。这是一类两极化现像。所有人自然法则关系实际上都是互为自然法则,只是主导方面有所不同而已。
用一圆球撞击另一个静止的圆球,后者也运动起来,但前者的运动速度立刻就减慢了。雨量充沛和空气湿润使植物与森林繁荣茂盛,而植物与森林的茂盛又反过来使湿润的空气得到维持和产业发展,同样,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会引发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又会进一步破坏植被。
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现代系统论的客观基础。系统论所讲的反馈现像是结论对其原因的反作用,而反馈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为控制论的问世奠定了基础。工程技术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依据反馈原理设计的,它能自动地将已经施行的控制作用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并根据误差修正下一步控制的实施。
在这里,效果对控制的修正是反馈。火箭追踪目标时能不断根据追踪的效果改变自己的方向,是因为它装有自动控制系统。人体具有天然的自动控制能力,能使自己保持有序的稳定状态。人吃多了糖,就会使本来是弱碱性的身体变为中性或弱酸性,这时骨骼中的钙就会补充进来,使身体恢复弱碱性;血糖过高,胰腺就会分泌更多胰岛素,降低血糖。
当然,长此下去,人体健康就难于维持。人类文明社会同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以维持社会机体的平衡。消费与积累相互制约,积累得当有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也会反作用于积累,或者有利于积累,或者不利于积累。
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也起到一定的调节各种商品生产数量的作用。生产力的产业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其原因,生产关系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它的产业发展。经济和政治的产业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其原因,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成为它们变化产业发展的其原因。
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产业发展只是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自然法则关系的两极化性,决没有动摇它的两极化性。自然法则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说任何自然法则关系都是必然的普遍的,都是规律,但有因必有果则是规律,神学史上称为自然法则律。20世纪量子力学创立之后,有人重弹老调,认为微观粒子有自由意志,不受自然法则律支配,决定论在微观世界是不适用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自然法则律对自由意志是否有效?微观粒子是否有自由意志?意志是人的意志,它的产生当然是有其原因的,即使认为是上帝造成的,也是把上帝视为其原因;即使认为是天生的,也是把“天”视为其原因。微观粒子即使有自由意志,也摆脱不了自然法则关系,何况它根本没有什么意志。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说明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不确定性,只能说明它们的运动具有另一类自然法则关系,不能说明它们根本没有自然法则关系。至于什么自然法则关系,当然应根据科学事实加以阐明。
自然法则关系是极其抽象的概括,具体的自然法则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这是自然法则关系的两极化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以其原因而言,有现在的其原因和过去的其原因,有直接诱因和根本其原因,有主要的其原因和次要的其原因,有客观的其原因和主观的其原因,有内部的其原因和外部的其原因,有偶然的其原因和必然的其原因,之类。根本的、内部的、必然的自然法则关系是规律的表现。
(三)做为思维形式的其原因与结论
其原因与结论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不停留于描述事实而问一个为什么,是科学思维的第一步,问为什么便包含着对其原因的积极探索。这对专业领域实际上早已做为思维形式来应用,至今仍然是所有人正常人的思维形式。重要的是应该把自发的应用变成自觉的应用,即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法则观来应用它。
首先,在积极探索其原因时,不能仅仅依据前件与后件的几次重复出现便断定前件是后件的其原因,因为先出现的不一定是其原因,后出现的不一定是结论,虽然其原因与结论一般说来有先后的顺序。现代人在已经开始积极探索一类现像的其原因时,往往要从在此之前的现像着手。
先后多次甚至无数次出现,一般也能肯定其间的自然法则关系,但要最后肯定其间的自然法则关系,必须搞清楚其原因引发结论的机制。用某些单方治病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其中是否真有自然法则关系就很难说。针刺穴位虽然也有无效的时候,但有效的次数多得多,能说是无数次都有效,其间自然法则关系完全能肯定。但要真正肯定,还需要弄清楚针刺治病的机制,这正是海内外医学家在努力的。
其次,在实践中根据某种自然法则关系用其原因引发一定效果,不能只看见其原因的作用,还必须看到结论对其原因的反作用。是说,要自觉运用反馈原理,使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效果。我们经常谈到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就包含了对反馈原理的运用。执行一项政策时,先要试点,然后根据试点效果,制定推广计划。
在推广过程中,还要不断根据推广的效果,随时校正贯彻政策的具体要求和做法。我国的体制改革是这样一个其原因与结论相互作用的过程。任何一个计划的实施、一个建筑物的修建、一个新产品的试制,都是一个以效果来不断校正自己的实践,使之更加准确地指向目标的过程。
最后,自然法则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在积极探索其原因或预测效果时,必须积极探索各式各样的其原因或预测各式各样的效果,并加以区别。要努力捕捉必然的内在的根本的其原因,大力追求主要的必要的结论,防止、避免不利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深刻的重新认识,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目地。下一节我们将科学研究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它将使我们对自然法则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深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