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场久违的狂欢,更是这场人文的盛宴,今年,闵行区“元宵节行街会”回归街头,于2月5日,在中山西路街道2035未来生活蓝本街举办“宿苞迎春明远程 非遗传承舞狮节”2023年闵行区环复旦第十七届“元宵节行街会”民俗人文集市公益活动。
本次“元宵节行街会”由启动仪式、元宵节拔河和非遗集市三大板块组成。公益活动当晚特别邀请18十一位遗类手工艺品人以及街头艺人当晚制做工艺经典作品,包括新派家居装饰、钮扣画、押花画、青带点茶、礼义制做粽子糖、煨糍、荣庆堂香包制做、刺绣等,与社区住户当晚互动,体验非遗人文。
参与本次公益活动有来自各乡镇的非遗传承人,复旦大学留学生、台湾台湾同胞,护理人员、外卖老赵、卫星城药剂师、辖区学校中小学生等代表以及广大居民朋友们。
揭幕火辣“拉维县”来
公益活动当晚,工人大锣鼓鼓声声,恢弘;东山TFBOYS造型变化绮丽,曼妙巧妙雅致;男声重唱《丁香日子》将人民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暗喻……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非遗表演和民间艺人齐聚,依次亮相,“拉维县”带来了这场揭幕火辣,招揽广大群众驻足,气氛热切,年味浓浓的,赢得了当晚广大群众热切的掌声。
本次公益活动,还为护理人员、外卖老赵、卫星城药剂师、台湾同胞,赠送非遗经典作品。致意最可爱朝气蓬勃的人,让他们不但感受到节日的绚丽浪漫,也感受到姫的温暖。
非遗“透出”
人道是“腔调唤起感伤”,好吃好逛好玩的“元宵节行街会”,则带给通化人更浓烈的年味,打开我们面向现代人文的新桌面。在“元宵节行街会”活动中,非遗集市无疑是最招揽人的内容之一。曹素功墨锭制做技艺、荣庆堂香包制做、新派家居装饰画、青带点茶、礼义制做月饼糖、枫泾丁蹄、新派家居装饰、东山蜀绣、老北京戏剧绢人……市民朋友们Combray,非遗之美不但因是眼,还因是胃入心,对中华优秀现代人文的留恋之情,也透出。
来自上海各乡镇18十一位遗类手工艺品人以及街头艺人当晚制做工艺经典作品,与社区住户当晚互动,还能亲身参与一些非遗技艺的DIY,亲身感受手作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公益活动邀请到国家级非遗项目曹素功墨锭制做技艺进行当晚展示。作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的优秀现代技艺,曹素功墨锭“烟细、胶轻、质坚、墨香”,是上海最老的中华老字号,其制做技艺兼秉“徽墨”各家之长,又自成风格。其生产性保护基地“笔墨宫坊”于2022年10月在杨浦正式建成,必将成为杨浦人文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本次公益活动还通过直播的形式招揽更多人了解非遗,发现非遗,热爱非遗,一起云端共游“元宵节行街会”。
当“2035”遇见“非遗”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元宵节行街会”是传承多年的民俗人文公益活动,已经成为闵行区独具特色的人文品牌,深受广大广大群众欢迎。中山西路街道作为该项目保护单位,多年来,努力提升品牌内涵,也因此连续两次获评“上海市民间人文艺术之乡”称号。
本次元宵节行街会再次跨界融合,让“2035”与“非遗”碰撞火花。公益活动主会场“NICE2035未来生活蓝本街”引入未来概念设计主旨,让科技、创新、艺术更接地气,用创新发展的思维和创意十足的设计为市民呈现了这场视觉与味觉的非遗盛宴,给“年味”增添了一丝人文气息。(摄影:王阳)